平生相见即眉开,静念无如李与崔。
各是天涯为刺史,缘何不觅九江来。
平生与你相见总是眉开眼笑,静心思量最投缘的莫过于李十一与崔二十二。 如今你们各自远赴天涯担任刺史,为何不顺便来九江与我相聚呢?
这首诗典型体现了白居易"浅切平易"的诗风: 1. 情感表达:通过日常化语言("眉开""缘何不觅")传递深沉友情,符合其"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 2. 结构特色:前两句忆旧,后两句写今,形成时空对照 3. 历史价值:反映了唐代官员频繁调任背景下,文人群体维系情感的特殊方式 4. 文学手法:以反问作结,留白中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感染力
全诗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1. 前两句直抒胸臆,用"眉开"的生动细节表现与友人相处的欢愉,强调李、崔二人的特殊情谊; 2. 后两句以反问句式,在"天涯刺史"与"九江"的空间对比中,暗含自己被贬的孤寂,又透露出对友人绕道来访的期待; 3. "缘何不觅"四字看似埋怨,实为亲密友人间才有的坦诚表达,展现了唐代文人间的深厚交游传统。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期间。当时好友李建出任澧州刺史、崔玄亮出任果州刺史,二人赴任时未途经九江,白居易因思念友人而作此诗,表达了对挚友的深厚情谊和未能相见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