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

白居易 〔唐朝〕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翦红笺花扑霜。

伞盖低垂金翡翠, 熏笼乱搭绣衣裳。

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可爱的石榴树颜色美丽,带来一片清凉,绿叶如同裁剪的红笺,花朵仿佛扑上了一层白霜。

枝叶低垂如金色翡翠装饰的伞盖,又像乱搭着锦绣衣裳的熏笼。

春天的嫩芽像细小的灯炷,如千万盏灯火燃烧;夏天的花蕊浓郁芬芳,似点燃了百和香。

听说上林苑中没有这样的树,只让桃树柳树占据了一年中美好的时光。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题材广泛,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2. 石榴原产于西域,汉代传入中原,因其花果美丽,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常象征多子多福、繁荣昌盛等。

3. 上林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园内种植了大量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是皇家游乐、狩猎的场所,在古诗中常被提及,代指皇家园林。

4.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这首《石榴树》是一首七言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 可怜:可爱,令人喜爱。
  • 阴凉:树荫带来的凉爽。
  • 叶翦红笺:树叶如同被裁剪过的红色信笺。翦,同“剪”。红笺,红色的信笺纸。
  • 花扑霜:花朵上仿佛扑了一层霜,形容花色洁白或带有白晕。
  • 伞盖:形容石榴树的枝叶展开如伞状。
  • 金翡翠:指像金色翡翠一样珍贵美丽的装饰。
  • 熏笼:古代用来熏香、熏衣的用具,此处形容石榴树的形态。
  • 绣衣裳:绣有花纹的衣裳,此处形容石榴花的美丽。
  • 春芽细炷:春天的嫩芽像细小的灯炷。炷,灯芯。
  • 千灯焰:像千万盏灯的火焰,形容嫩芽繁多而有生机。
  • 夏蕊浓焚百和香:夏天的花蕊散发浓郁的香气,如同点燃了百和香。百和香,多种香料混合制成的香。
  •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多植奇花异草。
  • 年芳:一年中美好的景色,此处指春天的芳华。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一下这首诗,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石榴树》,是一首赞美石榴树的七言律诗。

从内容上看,诗人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形态到气味的顺序对石榴树进行了描绘。开头先总写石榴树可爱,有美丽的颜色还能带来阴凉,然后分别描写了叶、花的样子,再到枝叶的整体形态,接着又写了春芽和夏蕊的特点,最后通过与上林苑中桃柳的对比,表达了对石榴树的特殊情感。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树叶比作红笺,花朵比作扑霜,春芽比作千灯焰等,使石榴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石榴树的美。同时,诗歌的对仗也很工整,颔联和颈联在词性、结构上都相互对应,体现了律诗的特点。

从情感表达来说,诗人通过对石榴树细致的描绘,充分表达了对石榴树的喜爱之情,而尾联的感慨则使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赞美上,更增添了一层对事物价值的思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不被大众所熟知或重视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榴树的美,展现了诗人对石榴树的喜爱与欣赏。

首联“可怜颜色好阴凉,叶翦红笺花扑霜”,开篇点出石榴树的可爱,既赞美了它的颜色美丽,又提及它能带来阴凉,接着分别描绘了树叶和花朵的形态,将绿叶比作红笺,花朵比作扑霜,形象生动。

颔联“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继续描绘石榴树的整体形态,把枝叶比作低垂的金翡翠伞盖,又像搭着绣衣裳的熏笼,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石榴树的华贵与美丽。

颈联“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则分别描写了春天的嫩芽和夏天的花蕊,将春芽比作千灯焰,夏蕊的香气比作百和香,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展现了石榴树在不同季节的生机与魅力。

尾联“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笔锋一转,听说皇家园林中没有这样的石榴树,只让桃柳占据了春日芳华,既表达了对石榴树未被重视的惋惜,又暗含了对世俗只看重常见景物而忽略其他美好事物的感慨,使诗歌的意境得到升华。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石榴树》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应是诗人在观赏石榴树时有感而发。唐朝时期,石榴已在中原地区广泛种植,其花果兼具观赏性,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白居易可能是在庭院中或游览途中见到石榴树的美好姿态,联想到其不被皇家园林看重,而发出对石榴树的赞美与惋惜之情,借石榴树表达对平凡事物独特价值的肯定。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