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黑雨翛翛,江昏水暗流。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
酒罢无多兴,帆开不少留。
唯看一点火,遥认是行舟。
乌云密布,雨声萧萧,江面昏暗,水流湍急。 风催促着解开船缆,没有月光陪伴登上楼台。 酒宴结束后兴致寥寥,船帆扬起却不多停留。 只能望见远处一点灯火,遥遥辨认那是离去的行舟。
本诗以"雨夜送客"为主题,前两联着重环境描写:首联用"黑""昏"等冷色调词营造压抑氛围,颔联通过"风催""无月"表现送别的被动与孤独。后两联转入行为描写:颈联"酒罢""帆开"的转折体现无奈,尾联聚焦"一点火"的特写,以灯火渐远象征情谊绵长。诗人巧妙运用视觉(云、火)、听觉(雨声)、触觉(风)等多重感官体验,使短短四十字中包含丰富的层次感,展现了中唐送别诗"即景会心"的典型特征。
全诗以"云黑""江昏"的压抑景象开篇,通过"风催解缆""无月登楼"的细节,强化了离别时的仓促与孤寂。后四句以"酒罢""帆开"的动势与"一点火"的静观形成对比,末句"遥认是行舟"以视觉的渐远暗示情感的绵长。白居易善用白描手法,此诗通过简练的意象组合,将雨夜送别的典型场景与微妙心境完美融合,体现了其"通俗晓畅,意深词浅"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815-818年)。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被贬,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职。诗中描写的西河应是当地的一条河流,展现了诗人在雨夜送别友人时的孤寂与不舍,也暗含了自身宦海沉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