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在明月峡边遇见了您这位朝廷派来的使者,黄茅岸边的那个地方就是忠州。
到了城里之后,不要说忠州的不好,那样没有好处,只会白白让杨八忧愁。
1. 侍御: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等事务。
2. 忠州:唐代的一个州名,在今重庆市忠县,是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域之一。
3.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歌风格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4. 古诗体裁:此诗为七言绝句,是唐诗中常见的体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讲究平仄和押韵。
这首《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是白居易被贬忠州时所作,是一首充满友情的诗作。开篇两句“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是忠州”,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相遇的场景和地点,让读者快速了解事件的背景。
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诗人叮嘱高侍御不要向杨八诉说忠州的不好,这看似简单的嘱咐,实则蕴含着浓浓的情谊。当时白居易身处贬谪之地,处境可能并不理想,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困苦,而是担心友人会因此忧愁,这份为他人着想的心意十分动人。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语言浅显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以情动人,这也符合白居易诗歌“老妪能解”的特点。通过这样一首简短的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也能窥见白居易在逆境中乐观豁达、关怀他人的高尚品格。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前两句“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点明了相遇的地点和所提及的地方,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背景。后两句“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体贴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过多描绘忠州的环境,而是着重表达了不想让友人担忧的心情,朴素的话语中流露出真挚的友情,也侧面反映出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为他人着想的品格。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忠州期间。当时,高侍御出使后返回,白居易在明月峡边与之相逢,想到友人杨八可能会担心自己在忠州的处境,便托高侍御带话给杨八,让他不要诉说忠州的不好,以免杨八担忧。此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在贬谪之地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