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温暖地围着红炉烤火,闲来无事搔搔斑白的头发。 百年光阴在慵懒中度过,世间万事都在醉意中消散。 有居室如同王维般清幽,无子嗣却比邓攸更洒脱。 不必谈论生前的得失,死后也无需牵挂烦忧。
本诗教学要点: 1. 抓住"慵""醉"二字解读诗人晚年心态 2. 分析意象群(炉火/白发/摩诘居室)的象征意义 3. 比较王维《终南别业》与白居易闲适诗的异同 4. 探讨中唐士人"吏隐"文化在诗中的体现 建议结合《效陶潜体诗十六首》进行延伸阅读,理解白居易的生死观。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晚年生活图景: 1. 前两联通过"红炉""白发"等意象,构建冷暖交织的视觉对比 2. 颈联用王维的清雅反衬邓攸的遗憾,体现超脱生死的精神境界 3. 尾联"莫论""无忧"的递进句式,强化了诗人看破红尘的豁达 典型体现了白居易晚期诗风"言浅思深"的特点,在平淡语言中蕴含深刻哲理。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期(约公元830年后)。 经历仕途沉浮后,诗人选择"中隐"生活,诗中"百年慵里过"反映其晚年淡泊名利、醉心闲适的人生态度,与《醉吟先生传》中的自述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