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东院》,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闲适生活的生动写照,我们可以从“读诗、懂意、品情”三个步骤来理解它。
第一步:读诗知景,走进“东院”
首先,我们先通读全诗,找到诗中描写的“东院”是什么样子的。首联说“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这里有松树、竹林,还有洒满阳光的绳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阳光暖暖的,照在竹林边的房子和走廊上,坐在绳编的椅子上,是不是特别舒服?这就告诉我们,东院是一个清幽、温暖、舒适的地方,是白居易晚年休息、放松的“小天地”。
第二步:懂意识人,了解诗人
接下来,我们看看白居易在东院里做什么、是什么状态。颔联“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净名居士”是研佛的,“荣启先生”是弹琴的,说明白居易在东院里会读佛经、弹古琴,这是他的精神生活,体现出他不追求热闹,更注重内心的平静。颈联“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写的是他的身体变化——年纪大了牙齿不好,不能吃酸橘子;生病了肺里干渴,才觉得茶特别香。这是很真实的生活细节,让我们看到一个年老患病却不抱怨的白居易,他反而能在这些细节里找到生活的小美好,比如茶香。尾联“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说他有时候一个人喝酒,没有朋友陪,却能悠然自得地喝醉,这说明他不害怕孤独,反而很享受独处的时光。
第三步:品情悟理,感受心境
最后,我们要体会这首诗里白居易的心情。整首诗没有写他当官的烦恼,也没有写对未来的焦虑,反而处处是满足:对东院环境的满足,对读经弹琴的满足,对喝茶饮酒的满足,对独自生活的满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白居易晚年经历了很多官场的起起落落,他看透了功名利禄,知道平淡的生活才最珍贵。他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生活不一定需要多么热闹、多么富贵,只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能品味生活的小细节,就算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快乐、很自在。
总的来说,《东院》就像一幅白居易晚年的“生活小画”,画里有景、有人、有生活,更有一颗平和豁达的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学到古诗的知识,更能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平淡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