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唐闲适诗: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闲适诗多创作于其晚年,内容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恬淡心境、记录闲适生活为主,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淡雅,《竹楼宿》便是其中的典型作品。 2. 古代“竹”的文化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竹”是常见意象,因竹子四季常青、挺拔有节,常被赋予高洁、坚韧、清幽的象征意义,文人多以竹自比,表达自身的品格追求,如本诗中“千竿竹”既营造清幽环境,也暗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3. 佛道思想对唐代文人的影响:唐代佛道两教盛行,对文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许多文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会受到佛道思想的熏陶,如白居易晚年常与道士、僧人交往,其诗歌中也频繁出现佛道元素,体现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4. 古诗中的设问手法:本诗颔联“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引发读者思考,再给出答案,既使诗歌节奏有所变化,也突出了“道士”“僧人”的特殊性,强化了环境的超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