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 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 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洞庭进贡的橘子需要精心挑选,太守为了尽忠王室请求亲自前往。
橘果如珠般的形态随着日子渐渐长大,如琼浆般的滋味要经过寒霜才能形成。
登山采摘怎敢吝惜自己这平庸的力量,遥望宫阙却难以表达如蝼蚁般卑微的情意。
我地位低微没有机会亲自跪拜进献,只愿凭借这鲜红的果实来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
1. 贡橘:古代贡品制度的体现,是地方向中央进献的优质特产,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制度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 托物言志: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贡橘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忠诚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形象具体。
3. 白居易诗歌风格:白居易的诗歌多通俗易懂,关注现实,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4. 古代官职“太守”:太守是古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地方的治理、赋税、贡赋等事务,在这首诗中是诗人自指,体现了其职责所在。
《拣贡橘书情》是白居易的一首抒情诗作,通过描写亲自挑选贡橘的经历,抒发了对朝廷的忠诚。
从内容上看,诗歌先交代了拣选贡橘的缘由和自己的态度,接着描绘了橘子的生长状态,再到表达自己为朝廷效力的决心和内心的真挚情感,最后以橘子寄托赤诚之心,层层递进,情感表达清晰而深刻。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贡橘这一具体事物上,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同时,诗歌语言通俗易懂,符合白居易诗歌的一贯风格,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居易作为地方官的责任感和对朝廷的忠诚,也能了解到古代的贡赋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这首诗围绕拣选贡橘展开,语言朴实真挚,情感饱满。首联点明自己亲自挑选贡橘是为了尽忠王室,展现了责任感。颔联描绘橘子的生长和成熟,“珠颗形容”“琼浆气味”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橘的形态美,又暗示了其品质之优需经时间和寒霜的磨砺。颈联通过“敢惜驽骀力”表达了自己不辞辛劳的态度,“难伸蝼蚁情”则流露出位卑者对朝廷的赤诚却难以充分表达的复杂情感。尾联以“愿凭朱实表丹诚”作结,将橘子与自己的赤诚之心相联系,托物言志,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和朴实的为官之道。
白居易在担任地方官期间,负责洞庭地区贡橘的挑选事宜。当时,向朝廷进贡特产是地方官的重要职责之一,而贡橘作为洞庭的名产,其挑选尤为重要。诗人亲自参与拣选贡橘的过程,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既体现了对朝廷贡品挑选的认真态度,也借贡橘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