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故衫
故衫
白居易 〔唐朝〕
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写梅
写酒
古诗译文
暗淡的红色官服正适合我这年老之身,半披着、半拖曳着走出红色的大门。
袖子里装着我在吴郡新写的诗稿,衣襟上还留着在杭州饮酒留下的旧痕迹。
衣服的颜色褪得差不多了,经过梅雨季节眼看就要消失殆尽,旧日的香气因为洗涤过,但细细嗅闻依然还能留存。
这件衣服我曾经整整穿了三年,如今要丢弃进空箱子,似乎有点辜负了它的情分。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官服制度:三品以上紫袍,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2. 白居易的仕宦经历:曾任杭州刺史(822–824)、苏州刺史(825),在江南政绩卓著,深受爱戴。
3. 白居易诗歌风格: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注重写实与抒情结合,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 托物言志手法: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寄托思想感情,此诗以“故衫”寄托对仕宦生涯的怀念。
5. 梅雨对衣物的影响:古代江南梅雨季节潮湿,易使衣物褪色、发霉,故“过梅”成为衣物老化的一个标志。
展开
古诗注解
故衫
:旧衣,此指诗人曾穿过的官服。
闇淡绯衫
:颜色暗淡的红色官服。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四品、五品着绯(红)色,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从三品或四品),故着绯衫。
称老身
:适合我这年老的身体。
半披半曳
:半披在身上,半拖在地上,形容随意、落拓之态。
朱门
:红漆大门,指官府或富贵人家,此处可能指官衙。
吴郡
:唐代苏州的古称,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
新诗本
:新作诗稿的抄本。
杭州旧酒痕
: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喜爱饮酒,故衣襟留有酒渍。
过梅
:经过梅雨季节。江南五月多雨,衣物易受潮褪色。
看向尽
:眼看就要褪尽。
故香因洗嗅犹存
:虽然洗过,但旧日的香气仍可闻到,暗指记忆犹存。
烂熳
:随意、自然的样子,也指尽情享受的岁月。
少恩
:缺少情义,辜负。
展开
讲解
这首《故衫》表面写一件旧衣服,实则写一段人生。诗人白居易晚年回顾仕途,没有写政绩功业,而是选择一件“半披半曳”的旧官服作为情感载体,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从“袖中诗本”到“襟上酒痕”,从“残色”到“故香”,细节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说明诗人对那段岁月记忆深刻。尤其是“欲弃空箱似少恩”一句,将一件旧衣视为有情之物,不忍抛弃,表现出诗人重情重义、怀旧感恩的品格。学习此诗,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诗人借物抒情的高妙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岁月会褪去颜色,但真情不会消散。
展开
古诗赏析
《故衫》以一件褪色的旧官服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意蕴深厚。首联写“老身”与“闇淡绯衫”的契合,暗含身份变迁与岁月流逝之感;颔联以“新诗本”与“旧酒痕”并置,既见文人雅趣,又显生活气息,时空交织;颈联写色彩与香气的残存,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象征记忆虽淡却不灭;尾联直抒胸臆,道出“欲弃空箱似少恩”的矛盾心理,将物拟人,赋予旧衣以情感,凸显诗人重情重义的性格。全诗借物抒怀,小中见大,是白居易晚年感怀诗中的佳作。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期。他曾先后在杭州、苏州担任刺史,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离任多年后,翻检旧物,发现当年穿过的官服依然保存着。这件“故衫”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承载了他在江南为官三年的岁月记忆:诗稿、酒痕、梅雨、香气,点点滴滴勾起他对那段政绩斐然、生活闲适、诗酒相伴的仕宦生涯的深切怀念。诗人借一件旧衣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眷恋与物我相依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
3471
名句数量:
12158
作者其他古诗
1
琵琶行并序
1.8万阅读
2
五凤楼晚望
1.4万阅读
3
醉中对红叶
1.2万阅读
4
樟亭双樱树
1.1万阅读
5
游悟真寺诗
1.1万阅读
6
微雨夜行
1.1万阅读
7
采莲曲
1.1万阅读
8
醉歌
1.1万阅读
9
放言五首
1.1万阅读
10
秋池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