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池塘边新栽了七株梅树,等到花开时再来一一赏看。 不必担心长洲的桃李嫉妒,今年梅花专为刺史您而绽放。
本诗需重点关注三重转折:从种植期待(首句)到赏花计划(次句),再到破除世俗顾虑(三句),最终升华为精神宣言(末句)。"七株梅"暗合"七贤"典故,体现文人雅趣;"使君"的自称将公职身份与私人情趣巧妙结合。艺术上采用"以实写虚"手法,表面咏梅实则自况,反映白居易晚年"中隐"思想——在仕宦中保持精神独立。
全诗以平淡语言展现孤高情怀。前两句纪实写景,"七株梅"与"点检"显珍视之情;后两句转为议论,用"桃李妒"反衬梅花傲骨,"为使君开"既含自得又显风骨。诗人将个人品格投射于梅,形成物我交融的意境,体现中唐文人"外儒内道"的精神特质。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时年诗人54岁,在官署庭院新植梅树七株,借咏梅表达超然物外之志,同时暗含对政治环境中嫉妒排挤现象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