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
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
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
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来能不能。
庭院中的草上残留着寒霜,池塘已结冰,黄昏时分钟声停歇,冻云凝结。 碧绿的毡帐上正飘落着雪花,红红的火炉前刚刚点起灯。 高调弹奏秦筝一两曲,小酒杯里斟上两三升酒。 为你再奏一曲《湘神》,今夜可否来我这儿相聚?
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清新自然。前两联写景,由外而内,从寒冷的室外写到温暖的室内,形成强烈对比。后两联叙事,通过弹筝、饮酒、奏曲等细节,表现文人的高雅情趣。尾句"夜就侬来能不能"用口语化的表达,亲切自然,体现了白居易"老妪能解"的诗歌主张。全诗在严冬背景中透出温暖人情,是唐代文人雅集生活的生动写照。
全诗以冬夜景物起笔,通过"庭草留霜""池结冰""冻云凝"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后转入室内,"碧毡帐""红火炉"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温暖之意渐生。颈联写弹筝饮酒之乐,尾联以《湘神》曲相邀,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与真挚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冷暖色调的交织,动静结合的描写,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诗作中"闲适诗"的典型风格。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时。当时诗人与好友李建(晦叔)常有诗文往来。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备好酒乐,邀请好友共度良宵,写下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邀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