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
伴我绿槐阴下歇, 向君红旆影前行。
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
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
伴我绿槐阴下歇, 向君红旆影前行。
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
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紫微阁的老大人自然是多情厚谊,我这白发苍苍的园公哪里值得您特意迎接。
您陪伴我在绿槐树荫下歇息,我向着您的红色旗帜影子前行。
我戴着纶巾,头发稀疏,帽子都有些歪歪斜斜;乘坐的竹轿平稳,与肩膀齐平。
只问主人能留我住几日,我这个分司的宾客离去并没有确定的日程。
1. 紫微阁:唐代中书省的别称,是中央重要的行政机构之一,掌管诏令、政令的起草和发布等事务。
2. 大夫:古代官职名,不同朝代所指官职级别和职责有所不同,唐代大夫多为高级官员。
3. 纶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头巾,常与文人、士大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4. 分司:唐代在洛阳设有分司机构,一些官员会被安排到分司任职,多为闲职,生活相对清闲。
5.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多以通俗易懂、平实自然著称,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
《陕府王大夫相迎偶赠》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这首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首先,从诗歌的题目来看,“偶赠”表明这是诗人随性而作,送给前来迎接他的王大夫的,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情谊。
诗的开头,诗人就用“紫微阁老”来称呼王大夫,既点明了对方的身份,也带有尊敬之意,而自称“白首园公”,则展现了自己年老退隐的心态和谦逊的态度。接下来的两联,通过对相处情景和自身状态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画面:王大夫热情地陪伴诗人休息,诗人在王大夫的仪仗引领下前行,他戴着有些歪斜的纶巾,乘坐着平稳的竹轿,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
最后一联,诗人直接询问主人能留自己住几日,因为自己作为分司宾客,行程不定。这既表达了对王大夫款待的感激,也流露出一种漂泊无定的沧桑感。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实的语言将情感表达得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老妪能解”的特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交往。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首联“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通过对比,既赞扬了王大夫的热情好客,又表达了自己的谦逊。颔联“伴我绿槐阴下歇,向君红旆影前行”,描绘了两人相处的情景,画面感十足,体现出双方的融洽。颈联“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细致地描写了自己的形象和乘坐的工具,刻画出一个闲适的老者形象。尾联“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则直白地表达了自己漂泊无定的状态和对主人款待的感激,余味悠长。整首诗情景交融,将人际交往中的温情和个人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白居易可能因事经过陕府,陕府的王大夫亲自迎接,白居易有感于这份情谊,便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谢意和感慨。白居易晚年仕途相对清闲,常有退隐之心,诗中也流露出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