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白居易 〔唐朝〕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 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您不贪恋官爵却钟爱山水林泉,许诺来到我这小池边醉饮酣眠。
我已派人修好采药的小径,还让人打扫干净钓鱼的船只。
想必您会带着笔墨砚台随诗而来,定有笙歌相伴如酒中神仙。
只盼您带着高雅情致无需他物,这里有青苔石笋和白莲静待赏玩。

中唐隐逸文化 唱和诗创作规范 意象的符号化运用 虚词的表情功能 白体诗平易风格 石笋的文人审美意蕴 莲花的道德象征

  • 令狐尚书:指令狐楚,时任尚书官职,白居易好友。
  • 不矜轩冕:不夸耀官位,轩冕指古代官员车服。
  • 行药径:采药的小路,暗指隐居生活的闲适。
  • 笙歌伴酒仙:化用李白"酒中仙"典故,形容宾主尽欢的场景。
  • 石笋白花莲:庭院中的自然景致,象征高洁品格。

这首诗典型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诗风:
1. 结构艺术:采用"邀约-准备-想象-期待"的线性结构,尾联景物收束形成空间留白。
2. 用典特色:化用"酒仙"典故却不露痕迹,符合白诗通俗化倾向。
3. 情感表达:通过具象的生活场景(扫船、治径)传递真挚友情,避免直白抒情。
4. 时代意义:反映中唐官员既任职又向往隐逸的"吏隐"心态,具有典型社会文化价值。

全诗以"邀约"为主线,通过三层递进展现文人雅趣:
1. 首联以对比手法突出友人超脱官场的高洁品格;
2. 颔联、颈联用"行药径""钓鱼船""笙歌"等意象,构建出理想的隐逸生活图景;
3. 尾联以"苍苔石笋白花莲"的素雅景物收束,体现"以简驭繁"的审美趣味。
诗中"已遣""兼教""应将""定有"等虚词运用,使邀约之情显得真挚而迫切。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当时令狐楚(时任尚书)许诺拜访其宅邸,白居易提前作诗相赠,既表达对友人莅临的期待,又通过描绘闲适的隐居生活,反映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境。诗中"林泉""钓船"等意象,典型体现了唐代官员"中隐"的文化心态。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