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夏末的白天依然漫长,初秋的凉意尚显轻柔。 露水打湿的荷花散发清香,风中摇曳的竹枝传来疏朗的韵律。 我整日悠闲地躺着,衰老多病却无人问候。 傍晚时分,宅门前的槐花已堆积了一寸深。
1. 白居易晚年诗风趋于平淡自然 2. 诗中运用了视觉、嗅觉、听觉多感官描写 3. "槐花深一寸"采用夸张手法表现时间流逝 4. 典型的中唐闲适诗代表作
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晚年诗歌的三大特色: 1. 写景细腻:前四句通过"残暑-早凉"的时间对比,"露荷-风竹"的空间描写,构建出立体的初秋画卷。 2. 抒情含蓄:后四句表面写闲卧之乐,实则"无人问"三字暗含世态炎凉之感。 3. 语言平实:全诗无一难字,却通过"嫩"、"散"、"含"等动词的精准运用,使寻常景物充满诗意。 教学重点可放在体会白居易"言浅意深"的艺术特色,以及中唐闲适诗的生活情趣表达。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秋之交的景色,通过"露荷"、"风竹"等意象营造出清新疏朗的意境。后两句转向抒情,以"幽闲"与"衰病"对比,暗含孤寂之感。末句"槐花深一寸"以景结情,余韵悠长,体现了白居易晚年诗歌平淡中见深意的风格。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当时诗人退居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诗中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衰老多病的感慨,反映了其晚年淡泊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