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赠客

白居易 〔唐朝〕

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

紫绶与金章,于予亦何有。

有时独隐几,答然无所偶。

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

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

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

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

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做官的兴致本来就淡薄,年纪和容貌又已衰老丑陋。

紫色的绶带和金色的印章,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有时独自倚着几案,寂静无声没有伴侣。

躺下枕着一卷书,起来品尝一杯酒。

书籍能引人昏昏欲睡,酒能用来扶助衰老的身体。

客人到来时我已喝得酣畅,解下头巾坐着搔头。

我疏懒顽劣又倚仗年老多病,对朋友们的宽容谅解感到惭愧。

忽然想起庄子的话,也打算跟在后面努力追赶。

1.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通俗易懂、平实自然著称,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感悟,此诗体现了他后期闲适诗的特点。

2. 诗中的“紫绶与金章”是古代官员身份的象征,了解这些可以帮助理解古代的官制文化。

3.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诗中引用“庄生言”,反映了道家思想对文人的影响。

4. “隐几”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是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一个切入点。

  • 隐几:靠着几案。
  • 宦情:做官的兴致、情怀。
  • 紫绶与金章:古代官员的印绶和官印,代指官职爵位。紫绶,紫色的系印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 于予亦何有: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呢。予,我。
  • 答然:寂静、安然的样子。
  • 无所偶:没有伴侣。
  • 引昏睡:引人昏昏欲睡。
  • 扶衰朽:扶助衰老的身体。衰朽,指年老体衰。
  • 忽已酣:忽然已经喝得酣畅。酣,饮酒尽兴。
  • 脱巾:解下头巾,形容不拘礼节。
  • 搔首:挠头,形容随意、无拘无束的样子。
  • 疏顽:疏懒顽劣。
  • 容恕:宽容、原谅。
  • 庄生言:指庄子的言论。庄生,即庄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亦拟鞭其后:也打算跟在后面努力追赶。此处化用庄子相关思想,表达对道家境界的向往或追求。

《隐几赠客》是白居易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怀的诗作。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诗人开篇就表明自己对官场没什么兴趣,加上年纪大了容貌衰老,对于那些象征官职的“紫绶与金章”毫不在意,这奠定了全诗淡泊名利的基调。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独自靠着几案,或枕书而眠,或举杯饮酒,日子过得闲适自在。这里的“书”和“酒”不仅仅是生活物品,更是诗人排遣时光、慰藉心灵的伙伴。当有客人来访时,诗人已经喝得酣畅,不拘礼节地与客人相处,还为自己的疏懒顽劣得到朋友的宽容而感到惭愧,这体现了诗人真实、坦诚的性格。

最后一句提到庄子的言论,这是诗人在生活中产生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他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起居和与友人交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白居易晚年淡泊闲适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如同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开篇“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直抒胸臆,坦诚地表达了对官场的淡漠和对自身衰老的认知,不加掩饰,尽显真性情。

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简单而闲适,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两句,看似平淡,却道出了书籍和酒在诗人晚年生活中的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这种慵懒生活的享受。

当客人到来时,“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不拘小节、随性自在的形象,展现出他与友人相处时的轻松氛围。而“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则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结尾“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引入庄子的思想,为诗歌增添了一层哲学意味,表明诗人在闲适生活中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晚年的生活与心境,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一生经历丰富,后期对官场生活渐生厌倦,常流露出处世淡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此诗《隐几赠客》很可能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当时他官场兴致淡薄,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年老体衰、疏懒度日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客人相处时的情景,体现了他此时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也可能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