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负春
负春
白居易 〔唐朝〕
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
孤负春风杨柳曲,去年断酒到今年。
写风
写山
杨柳
道士
写酒
古诗译文
生病之后,道士教我调理气息养生;年老以后,山中的僧人劝我静坐修禅。辜负了这满园春色中杨柳依依的美景,也辜负了动听的春日乐曲,从去年戒酒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展开
知识点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倡导新乐府运动。 该诗体现了唐代士大夫晚年常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安顿身心的文化现象。 “调气”与“坐禅”分别是道教与佛教的重要修行方式。 白居易晚年多病,其诗风趋于闲适淡泊,关注个人生活与内心感受。 “孤负”即“辜负”,古汉语中常见通假用法。
展开
古诗注解
负春:
辜负春天的美好时光。
调气:
道家养生之法,通过调节呼吸来保养身体。
坐禅:
佛教修行方式,静坐凝神,以求心性清净。
孤负:
同“辜负”,表示未能珍惜或享受。
杨柳曲:
指描写春天杨柳、表达离情或春景的乐曲,也可能指代春日美景与诗意生活。
展开
讲解
《负春》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四句,却内涵丰富。它不仅记录了诗人因病老而接受道士调气、山僧劝禅的生活方式,更通过“辜负春风”与“断酒经年”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生命体验。表面上看,诗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实则内心仍存对春日美景与诗酒人生的眷恋。这种矛盾情感正是人生晚景的真实写照:在追求宁静超脱的同时,难免回首过往的热烈与自由。此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理解白居易晚年心态的重要作品。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前两句对仗工整,通过“道士调气”与“山僧坐禅”两个生活片段,勾勒出诗人晚年清静淡泊的生活图景,体现出其受佛道思想影响之深。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孤负春风杨柳曲”抒发了对美好春光的眷恋与无奈缺席的遗憾,再以“去年断酒到今年”这一具体细节,道出因健康或修行而自我约束的长期状态。全诗在平和中见深情,在克制中含感伤,展现了白居易晚年复杂的心境:既有对身心健康的关注与精神追求,也不乏对世俗之乐的怀念与一丝失落。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应作于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时期。此时他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常与僧道交往,追求精神上的安宁与超脱。诗中反映出他在身体不适与年老境况下,接受道教养生与佛教禅修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诗酒风流生活的怀念,以及因健康原因无法尽情享受春光与美酒的淡淡惆怅。
展开
作者信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
3471
名句数量:
12158
作者其他古诗
1
琵琶行并序
1.8万阅读
2
五凤楼晚望
1.4万阅读
3
醉中对红叶
1.2万阅读
4
樟亭双樱树
1.1万阅读
5
游悟真寺诗
1.1万阅读
6
微雨夜行
1.1万阅读
7
采莲曲
1.1万阅读
8
醉歌
1.1万阅读
9
秋池
1.1万阅读
10
放言五首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