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

白居易 〔唐朝〕

老鹤风姿异,衰翁诗思深。

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

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

殷勤远来意,一只重千金。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老鹤的风姿与众不同,我这衰老之人的诗思深沉。

它洁白的羽毛如同我斑白的鬓发,朱红的头顶恰似您赤诚的心。

在松林间与白雪相互映衬,身处鸡群却不被凡尘所侵扰。

您殷勤从远方寄来的情意,这一只鹤重如千金。

1.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风格爽朗,善用比兴手法。

3. 华亭鹤是古代著名的珍禽,因产于华亭而得名,常被文人雅士用作高洁、吉祥的象征。

4. 诗歌中的对仗手法,如“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句式工整,词性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5. 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本诗通过对鹤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 刘苏州:指刘禹锡,曾任苏州刺史,故称刘苏州。
  • 华亭:古地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区一带,以产鹤闻名。
  • 远寄:从远方寄来。
  • 风姿异:风姿与众不同。
  • 衰翁:白居易自称,此时他年事已高。
  • 诗思深:作诗的思绪深沉。
  • 素毛:指鹤洁白的羽毛。
  • :鬓发。
  • 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分。
  • 松际:松林之间。
  • 鸡群:比喻平凡的环境。
  • 尘不侵: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沾染。
  •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
  • 重千金:形容价值极高,此处指情谊深厚。

这首《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是白居易答谢友人刘禹锡寄鹤的诗作。我们先来了解诗的大致内容,诗人收到刘禹锡从远方寄来的华亭鹤,被友人的情意所感动,于是写下这首诗。

从诗句来看,首联介绍了鹤的风姿不凡和自己作诗时深沉的思绪。颔联通过巧妙的比喻,把鹤的羽毛和自己的鬓发、鹤的丹顶和友人的心联系起来,既写了鹤的特征,又暗含了对友人的赞美。颈联描绘了鹤的高洁品性,它与松雪相伴,不与凡俗为伍,这其实也是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尾联则直接抒发情感,强调友人的情意如同这只鹤一样珍贵,重如千金。

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却饱含深情。同时,借鹤抒情,让我们在感受到鹤的不凡的同时,也体会到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深厚的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能了解到中唐时期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表达。

全诗围绕刘禹锡所寄之鹤展开,既描写了鹤的形态与品性,又抒发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首联“老鹤风姿异,衰翁诗思深”,以“老鹤”对“衰翁”,既点出鹤的特点,又自指,起笔自然。颔联“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运用比喻手法,将鹤的洁白羽毛比作自己的鬓发,将鹤的丹顶比作刘禹锡的赤诚之心,巧妙地将鹤与双方联系起来,情感真挚。颈联“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描绘了鹤的生活环境与高洁品性,松、雪都是高洁的象征,鹤与它们相映,更显其不凡;即使身处鸡群这样平凡的环境,也不被尘俗所染,突出了鹤的清高。尾联“殷勤远来意,一只重千金”,直接点出友人寄鹤的殷勤情意,将鹤的价值提升到“重千金”的高度,实则是赞美二人之间珍贵的友情,收束有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浓厚,借物抒情,将对鹤的描写与对友情的赞颂完美结合。

这首诗是白居易收到刘禹锡从苏州寄来的一只华亭鹤后所作的答谢诗。白居易与刘禹锡同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两人交往密切,情谊深厚,常有诗歌唱和。当时白居易年事已高,刘禹锡从远方寄来珍奇的鹤,既是对友人的问候,也体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白居易收到鹤后,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以表谢意。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