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
心逐报书悬雁足, 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
心逐报书悬雁足, 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你寄来的诗篇如玉声清越,有两三章之多;那写在绢帛上的银钩般字迹,足足有七八行。
我的心随着要回复的书信,仿佛悬挂在大雁的脚上,急切地想寄给你;梦中追寻你前来的路途,仿佛绕着曲折的羊肠小道。
水的南边地域空旷,有很多明亮的月亮;山的北边天气寒冷,早早地就结满了寒霜。
最令人遗憾的是这刚刚酿好的新酒,在这初冬时节,却不能与你一同品尝。
1. 鸿雁传书:古代传说鸿雁能传递书信,后常用来指代书信传递,诗中“心逐报书悬雁足”便运用了这一典故。
2. 对仗:这首诗中存在对仗的诗句,如颔联“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颈联“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讲究平仄和押韵,是唐诗中常见的体裁之一。
这首《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是白居易的一首抒情佳作。我们首先从题目来看,就能够明白这首诗的创作缘由是收到了友人皇甫泽州的书信和诗篇,在回复时所作。
开篇两句,诗人先是称赞了友人的诗和字,这不仅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做了铺垫。接着,通过描写自己急于回信和梦中寻路的情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友人的牵挂。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初冬的景象,又巧妙地暗示了与友人的距离,让思念之情更添一层韵味。最后一句,以不能与友人共饮新酒的遗憾作结,将情感表达得十分真切,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而又情感真挚的特点。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的风貌,以及古人之间的友情表达方式。
全诗围绕收到友人书信这一事件展开,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首联“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从友人寄来的诗和字入手,赞美了友人诗作的清越和书法的遒劲,既表现了对友人作品的欣赏,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
颔联“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通过“心逐报书”“梦寻来路”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急于回复友人以及在梦中追寻友人踪迹的急切心情,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景象,水南多明月,山北多早霜,既点明了初冬的时节特点,也可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所处环境的不同,进一步烘托出思念之情。
尾联“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以遗憾的口吻道出不能与友人共饮新酒的惋惜,将对友人的思念推向高潮,情感真挚动人,余味悠长。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初冬的月夜收到友人皇甫泽州寄来的书信和诗篇后,在回复书信时偶然题写的长句。当时白居易可能身处与皇甫泽州不同的地方,收到友人的来信和诗作后,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为不能与友人相聚共饮新酒而感到遗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