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
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
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
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
雪花像鹅毛一样散乱地飞舞,有人身披鹤氅大衣徘徊不前。
邹阳、枚乘并非没有兴致,只是等待梁王的召见就会前来。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风格清新爽朗,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感慨。
3. 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本诗中“邹生枚叟”“梁王”便是运用了典故。
4.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交往中常见的诗歌类型,主要用于朋友之间相互酬答、赠送,表达情谊、感慨等情感。
这是一首充满文人气息的酬赠诗。开篇描绘雪景,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淡雅的基调。诗人以“鹅毛”喻雪,形象贴切,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而“人披鹤氅立裴回”则勾勒出雪中人物的身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在解释未能与刘禹锡一同拜访令公的原因时,诗人没有直白说明,而是巧妙地运用了邹阳、枚乘等待梁王召见的典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让表达更加委婉得体,既表达了对令公的尊重,又不失风趣。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之间友好的交往氛围,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典故的娴熟运用。同时,也能体会到白居易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却又意蕴丰富的独特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联“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雪景的壮美,“鹅毛”形象地写出雪花的轻盈与繁多,“飞散乱”则展现出雪花飘落时的动态之美。而“人披鹤氅立裴回”一句,既点出了雪中人物的姿态,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运用典故,将自己和刘禹锡比作邹阳、枚乘,将裴度比作梁王,既表达了对裴度的敬重,又巧妙地解释了未能同访的原因,显示出诗人的机智与幽默。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典故运用恰当,情感表达含蓄而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又不失典雅的特点。
这首诗是白居易酬答令公裴度的作品。当时裴度在雪中赠诗给白居易,惊讶他没有和刘禹锡(梦得)一同前来拜访。白居易以此诗回应,解释了未能同访的原因。
白居易与刘禹锡友情深厚,常相唱和,而裴度也是当时文坛和政坛的重要人物,三人之间多有交往。此诗便是他们交往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互动与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