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
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
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裴令公像谢安一样风流倜傥,真是让人没有办法,竟然想要用红色的骏马去换取美丽的女子。
如果真的要把马送到东山去(暗指换取美人),我也不会推辞,只是到老了的时候,还有谁能陪我一起唱歌呢?
1. 谢安典故:诗中“安石”“东山”均涉及谢安的典故,谢安是东晋名士,曾隐居东山,后出山为官,成为一代名臣,其事迹常被后世文人引用。
2. 酬答诗:这是一首典型的酬答诗,古代文人之间常有诗词唱和,酬答诗便是其中一种,用于回应他人的赠诗或馈赠。
3. 白居易诗歌风格:白居易的诗歌多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同时也有不少表现日常生活和友情的作品,风格平实自然。
我们先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缘由,它是白居易为了回应好友裴度赠马这件事而作,两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友情的温度。
诗的开篇,白居易把裴度比作东晋的谢安,这是很高的赞美,既突出了裴度的风度,又为后面的玩笑话埋下伏笔。接着提到“欲将赤骥换青娥”,这是点出裴度可能在赠马时开的玩笑,用骏马换美女,充满了生活中的诙谐感。
后面两句,“不辞便送东山去”先顺着玩笑说,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而“临老何人与唱歌”则巧妙地转折,从玩笑回到对生活的感慨,既回应了友人,又带着一丝自嘲,让整首诗显得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把朋友间的戏谑、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些许感慨融合在一起,很能体现白居易诗歌通俗又富有情趣的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之间轻松自在的交往方式。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却充满了诙谐趣味和生活气息。首句以谢安比裴度,既赞美了裴度的风流儒雅,又为下文的调侃做了铺垫。“欲将赤骥换青娥”一句,直白地点出友人的玩笑,将“赤骥”与“青娥”对比,颇具幽默色彩。后两句则以退为进,先说“不辞便送东山去”,顺着友人的玩笑说下去,接着笔锋一转,“临老何人与唱歌”,以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感慨,既回应了友人的戏言,又不失风趣,展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晓畅且富有情趣的特点。全诗充满了朋友间的轻松戏谑,情感真挚自然。
此诗是白居易为酬答裴度赠马而作。裴度是白居易的好友,两人均为唐代重要人物,交往密切。当时裴度赠给白居易一匹马,或许在赠马时还开了些玩笑,于是白居易便写下这首诗回应,诗中以幽默诙谐的语气与友人相戏,体现了两人之间融洽的关系和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