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齿忽将及,同心私自怜。
渐衰宜减食,已喜更加年。
紫绶行联袂,篮舆出比肩。
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
年迈的年纪忽然就要到了,彼此心意相通的我们私下里互相怜惜。 渐渐衰老应当减少饮食,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又增添了一岁。 我们佩着紫绶一同并肩而行,乘坐竹轿也要并排挨着。 我和你同一年出生,今年的岁酒该由谁先来畅饮呢?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晚年与刘禹锡的深厚友谊。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对年华逝去的感叹和对知音的珍惜。颔联在承认衰老的同时,更强调活着的喜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颈联通过具体的日常交往场景,如一起出行、同乘舆轿,生动地描绘出二人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尾联以幽默的口吻提出“岁酒合谁先”的问题,既是对传统习俗的呼应,更是对友情的深情告白。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现了暮年友人之间相知相惜的动人情感。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首联以“暮齿”点明年华老去,用“同心”二字凸显二人志趣相投、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颔联写年老体衰本应伤感,诗人却以“已喜更加年”的豁达心态面对,展现了其乐观的精神境界。颈联通过“联袂”、“比肩”等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两位友人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尾联以问句作结,在轻松调侃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无限珍惜。全诗将衰老的无奈与友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情真意切,余韵悠长。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白居易时年六十九岁,闲居洛阳。他与刘禹锡(字梦得)是挚友,二人同龄,且都历经仕途坎坷。诗中记述了在新年之际,两位暮年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深厚情谊,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