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白居易 〔唐朝〕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写风
杨柳
古诗译文
两枝杨柳在小楼之中轻轻摇曳,多年来一直陪伴着我这个醉酒的老翁。
明天我就要放柳枝归去,真觉得人间从此以后都不再需要春风了。
展开
知识点
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倡导新乐府运动。
2. 《病中诗十五首》是白居易晚年病退时期所作,多抒写病痛、衰老、孤独及人生感悟。
3. 古诗中“柳”常与“留”谐音,象征离别与思念,如“折柳送别”。
4. “醉翁”为诗人自喻,反映其借酒遣怀的生活状态。
5. 此诗运用了拟人与夸张手法,增强抒情效果。
展开
古诗注解
柳枝:
本指柳树的枝条,此处可能借指侍女或歌伎的名字,也象征离别之情。
小楼中:
指诗人居住的小楼,是与柳枝相伴的具体场所。
袅袅:
形容柳枝柔美摇曳的样子,也暗含轻盈、缠绵之意。
多年伴醉翁:
诗人自称为“醉翁”,表达年岁已高、常借酒消愁的心境,柳枝多年陪伴左右。
放归:
让柳枝离去,可能指让其回归故乡或另嫁他人,含有不舍与无奈。
世间应不要春风:
极言离别之痛,认为失去柳枝后,连春风都失去了意义,情感极其深沉。
展开
讲解
本诗是白居易晚年情感的真实流露。表面上是告别一株柳树或一位名叫“柳枝”的侍女,实则寄托了诗人对青春、陪伴与生命活力的眷恋。当人步入暮年,身体衰弱,亲友离散,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陪伴便显得弥足珍贵。一句“世间应不要春风”,并非否定自然之美,而是表达了内心世界的情感坍塌——当最亲近的陪伴离去,外在的美好也失去了感知的意义。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伟大诗人不仅是社会的观察者,也是情感细腻的普通人,在病痛与孤独中,依然渴望温暖与依恋。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小诗语言朴素却情感深挚。前两句以“两枝杨柳”起兴,将柳枝拟人化,描绘出其多年陪伴醉翁(诗人自指)的温馨画面,一个“伴”字道尽孤独中的慰藉。后两句笔锋陡转,写明日即将分别,竟说出“世间应不要春风”这般极端之语,看似夸张,实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陪伴者的依恋和对孤独晚景的恐惧。春风本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在失去挚爱陪伴后,连春风也失去了意义,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极具感染力。全诗借物抒情,以柳寄情,展现了白居易晚年内心的孤寂与深情。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白居易晚年所作组诗《病中诗十五首》中的《别柳枝》。当时白居易年老多病,退居洛阳,心境孤寂,身边仅有少数侍女或歌伎相伴。柳枝可能是他身边一位名叫“柳枝”的侍女或家伎,多年随侍左右,感情深厚。如今因年事已高或健康原因,不得不让她离去(或遣散、或嫁人),诗人感怀身世,触景生情,写下此诗以抒离别之痛与人生迟暮之悲。
展开
作者信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
3471
名句数量:
12158
作者其他古诗
1
琵琶行并序
1.8万阅读
2
五凤楼晚望
1.4万阅读
3
醉中对红叶
1.2万阅读
4
樟亭双樱树
1.1万阅读
5
游悟真寺诗
1.1万阅读
6
微雨夜行
1.1万阅读
7
采莲曲
1.1万阅读
8
醉歌
1.1万阅读
9
秋池
1.1万阅读
10
放言五首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