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苦乐的感受由我心决定,穷困或显达的命运任凭天意。 闲坐时痛饮张翰的酒杯,漫步时高唱接舆的狂歌。 世人眼中的荣华兴盛不过浮云,我独享悠闲自得的乐趣更多。 深知你(皇甫十)能明断世事,成败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此诗可分层解读:表层是诗人劝慰友人看淡得失的对话,深层则系统阐述了白居易的人生哲学。艺术上,前六句每联皆含对立概念(苦乐/穷通、坐饮/行歌、荣盛/优闲),通过矛盾统一展现辩证思维。尾联"胜负两如何"的开放式结尾,既保持赠诗应有的尊重,又巧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真谛。全诗堪称唐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微型标本,将儒家的达观、道家的逍遥、禅宗的觉悟熔于一炉。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首联"心由我"与"命任他"构成人生态度的总纲;颔联用张翰、接舆典故展现隐逸趣味;颈联"荣盛"与"优闲"形成世俗与自我的价值对照;尾联以反问收束,强化超然境界。语言平易却含哲理,通过历史人物意象,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智慧,体现白居易后期诗歌"通俗中见深邃"的特点。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时期。经历宦海沉浮后,诗人逐渐转向佛道思想,追求精神自由。诗中通过与友人皇甫十的对话,表达对世俗荣辱的淡泊,反映其"中隐"哲学——既不避世也不逐利,在闲适生活中寻求心灵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