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白居易 〔唐朝〕

千里归程三伏天,官新身健马翩翩。

行冲赤日加餐饭, 上到青云稳著鞭。

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

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在炎热的三伏天,你踏上千里归途,新任官职,身体康健,骑马前行姿态潇洒。

顶着烈日赶路要记得多吃饭保重身体,青云直上之时也要稳步前行,继续努力。

长庆年间的老同僚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官署中的旧例典故希望你能传承下去。

我们如同前后飞行的鸿雁,行踪难以接续,相隔已整整二十年啊。

1. 户部:古代官制中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长官为户部尚书,员外郎为其属官。

2. 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3. 长庆:唐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4. 鸿雁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鸿雁常被用来象征书信、思念或离别的友人,如“鸿雁传书”等,本诗中“前鸿后雁”即取离别的含义。

  • 敏中:指杜敏中,白居易的友人,当时新任户部员外郎。
  • 户部员外郎:古代官职名,户部属官,负责户籍、财政等事务。
  • 西归:向西返回(故乡或任所)。
  • 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翩翩:形容马匹轻快前行,也体现出人的精神状态良好。
  • 赤日:烈日。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或远大的志向。
  • 著鞭:挥鞭,这里有努力进取的意思。
  • 长庆:唐穆宗李恒的年号(821-824年)。
  • 老郎:指在官署任职较久的郎官。
  • 客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泛指官署。
  • 故事:指旧例、典故。
  • 前鸿后雁:比喻自己和友人如同前后飞行的鸿雁,相隔遥远。
  •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开篇先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友人杜敏中在三伏天踏上千里归程,此时他刚获新职,身体康健,骑马而行,尽显意气风发之态。白居易看到友人如此,心中既有为他高兴的欣慰,也有对他路途劳顿的担忧。

所以在颔联中,白居易叮嘱友人,顶着烈日赶路一定要保重身体,多吃饭;同时也鼓励他,在仕途顺利、青云直上之时,要稳稳地努力,不可急躁。这两句既体现了朋友间的真挚关怀,也展现了白居易的处世智慧。

颈联则将思绪拉回过往,提到长庆年间的老同僚如今只剩下自己,流露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客曹故事望君传”一句,既是对友人的信任,也体现了对官场传统延续的重视,希望友人能将官署中的旧例典故传承下去。

最后一联,白居易用“前鸿后雁”来比喻自己和友人,形象地写出了两人相隔遥远,难以再续往日情谊的境况,“相去迢迢二十年”更是点出了时间的漫长,将离别的惆怅与对时光的感叹推向深处。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于平淡中见深情,值得细细品味。

全诗围绕送别展开,情感真挚,语重心长。首联点明送别时节和友人的状况,“千里归程三伏天”写出归程的遥远与天气的炎热,“官新身健马翩翩”则描绘出友人新任官职后的康健与潇洒,奠定了全诗既关切又欣慰的基调。

颔联是对友人的叮嘱,“行冲赤日加餐饭”体现了对友人路途辛苦的关怀,“上到青云稳著鞭”则是希望友人在仕途顺利时仍能稳步前行,既有祝福也有劝诫。

颈联转入对过往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期许,“长庆老郎唯我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同僚渐少的感慨,“客曹故事望君传”则将希望寄托于友人,希望他能传承官署中的旧例典故,体现出对官场传统的重视。

尾联以“前鸿后雁行难续”作比,形象地写出两人相隔遥远、相见不易的境况,“相去迢迢二十年”则点出时间的久远,进一步加深了离别时的感慨,余味悠长。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友人杜敏中新任户部员外郎西归而作。当时杜敏中得到新的官职,即将西行,白居易写下此诗送别。从诗中“长庆老郎唯我在”可知,此时距离长庆年间已有较长时间,两人作为曾经可能有过共事经历或同朝为官的友人,在分别之际,白居易既有对友人的祝贺与叮嘱,也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