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杨柳枝词
春风吹拂着整棵柳树,千万条柳枝随风摇曳,那嫩绿的颜色比金子还要鲜亮,那柔软的枝条比丝线还要纤细。
1. 乐府曲名:《杨柳枝词》原为乐府曲名,后来成为一种诗题,多用来咏柳,在唐代较为流行。
2. 对比手法:诗中“嫩于金色软于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与“金色”和“丝”的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3. 咏物诗:这首诗属于咏物诗,咏物诗是指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从而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
- 杨柳枝词:唐代的一种乐府曲名,多用来咏柳。
- 一树:指一整棵柳树。
- 千万枝:形容柳枝繁多。
- 嫩于金色:指柳枝的嫩绿比金子还要鲜亮。
- 软于丝:指柳枝的柔软比丝线还要纤细。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杨柳枝词》。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基本信息,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咏柳诗。
读这首诗,我们先看第一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大家想象一下,春天来了,春风吹过,一棵柳树上千万条枝条随风摆动,那是多么热闹、有生机的画面呀!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柳树的繁茂。
再看第二句“嫩于金色软于丝”,这里诗人把柳枝的颜色和质地分别和我们熟悉的“金色”“丝”作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柳枝是多么的嫩绿、多么的柔软。这种对比的手法,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学习使用。
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把春天柳树的美写得特别生动,这就是咏物诗的妙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希望大家能好好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好姿态。首句“一树春风千万枝”,从整体入手,写出了春风吹拂下柳树枝条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千万枝”既写出了柳枝的数量之多,又给人以动态之感。
次句“嫩于金色软于丝”则进行细致刻画,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柳枝的颜色和质地分别与“金色”和“丝”作比,突出了柳枝的嫩绿和柔软,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亲眼看到那嫩绿柔软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的样子。全诗寥寥数字,却将柳树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杨柳枝词》是他众多咏物诗中的一首,大约创作于他在朝为官或闲居期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诗人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观察自然景物,借咏柳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机的赞美。这类诗作往往是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传递出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