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白居易 〔唐朝〕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

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

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

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

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坚持斋戒已经三十天,周围邻居却传来阵阵歌舞之声。

在明月皎洁的夜晚戒了酒,眼睛昏花看不清赏花的游人。

幸亏学了佛教的空观之道,深深懂得各种念想都是尘世的烦恼。

仍然会思念那些闲适的谈笑,没有忘记旧日的亲朋好友。

长久以来作为文人雅士聚会的主人,也常常成为贵族园林中的宾客。

曾经整日在水上嬉戏欢歌,在雪天的宴会上蜡烛一直燃到清晨。

过去的种种行为都有些过分,时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那些美好的风光岁月都已舍弃,如今已度过七十四个春天。

1.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2. 斋戒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中也有相关的修行方式,指在一定时期内遵守饮食、行为等方面的规范,以修身养性。

3. 诗中的“空为观”体现了佛教的空观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是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

4. “龙门”在古代常被用来指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兔苑”则常与贵族的园林、宴饮相关,这些词汇反映了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5. 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体现了唐诗的典型特征。

  • 斋居:指持斋居住,遵守斋戒的生活。
  • 三旬:三十天。
  • 笙歌:泛指歌舞和音乐。
  • 眼暗:眼睛昏花,视力衰退。
  • 空为观:佛教术语,指以空为观察事物的根本观念。
  • 念是尘:各种念头如同尘埃般虚幻。
  • 龙门主:比喻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主持者,龙门常指文人荟萃之地。
  • 兔苑宾:兔苑指古代贵族的园林,这里指成为贵族宴饮的宾客。
  • 水嬉:在水上嬉戏游乐。
  • 雪宴:在雪天举行的宴会。
  • 过分:指过去的生活过于放纵。
  • 七十四年春:指诗人当时七十四岁。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是白居易晚年的一首感怀诗,通过对自身当下生活与过往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我们从诗的题目来看,“斋居春久”点明了诗人长时间过着斋戒的生活,“感事遣怀”则表明了诗歌的主旨是通过对事物的感触来抒发内心的情怀。

在内容上,诗人先写了当下的斋戒生活,周围的笙歌与自己的清苦形成对比,突出了自己心境的变化。接着,他提到了佛教思想对自己的影响,这是他面对人生烦恼的一种方式。同时,他也没有完全摒弃世俗情感,对旧友的思念体现了他的人情味。

回忆往昔的繁华生活,是为了与现在形成对比,从而引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事事皆过分”这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自省,展现了他晚年的成熟与通透。

最后一句“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包含了对过往的释怀,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经沧桑后内心趋于平静的老者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将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是白居易晚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全诗以“斋居春久”为切入点,将当下的清苦斋戒生活与往昔的繁华享乐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真挚,意蕴深厚。

开篇“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以周围的热闹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了斋戒生活的清苦与坚守。“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既写出了年老体衰的状况,也暗示了心境的变化,不再沉迷于以往的饮酒赏花之乐。

中间部分“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体现了佛教思想对诗人的影响,是他排遣烦恼、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则流露出常人的情感,并非全然超脱,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回忆往昔“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描绘了过去的热闹生活,与当下形成对比,为后文的反思做铺垫。“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是诗人的深刻反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结尾“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总结一生,既有对过往风光的舍弃,也有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情感复杂而深沉,余味悠长。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此时的白居易已步入人生暮年,历经了官场的沉浮和人生的种种波折,心态逐渐趋向平和与超脱。他晚年好佛,常常通过斋戒等方式修身养性,反思过往的生活。诗中提到的“七十四年春”表明他创作此诗时已七十四岁,处于生命的晚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放纵,对比当下的斋戒生活,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反思。

作者信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古诗数量:3471名句数量: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