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流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纱。
可怜那杨树的叶子又飘落杨花,雪后洁净的烟雾深处是碧玉般的家。
乌鸦栖息在柔弱的枝条上不安定,城头半夜传来哑哑的啼叫声。
浮萍随波逐流在门前的水面上,任凭它缠绕着芙蓉也不去浣洗纱衣。
这首诗以杨花、乌鸦、浮萍等意象串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描写(“雪净烟深”“声哑哑”),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意境。后两句“浮萍流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纱”尤为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含人生如浮萍的感慨,同时用“芙蓉”“浣纱”的典故增添诗意层次。全诗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景寓情,体现了唐诗“含蓄蕴藉”的特点。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前两句写杨花飘落、雪后烟雾缭绕的清幽环境,后两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浮萍的漂泊,暗示了不安与孤独。全诗意象鲜明,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展现了唐代诗歌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
此诗为唐代诗人杨衡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中通过描绘杨花、乌鸦、浮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漂泊的氛围,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漂泊无依的感慨,或是对社会动荡的隐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