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
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
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金谷园中一堆数尺高的土丘,询问旁人方知是绿珠坠楼之处。
绿珠的歌舞技艺冠绝天下,却只因与石崇(石家)的关联而酿成祸端。
1. 绿珠典故:西晋绿珠坠楼保节,成为文学中"红颜祸水"的典型意象
2. 金谷园:古代著名园林,常与铜雀台并称,象征奢靡亡国
3. 咏史怀古诗特点:借古迹抒今情,多含讽喻劝诫之意
本诗以四步递进展开:
① 写景起兴(荒台遗迹)→ ② 典故点题(绿珠身份)→
③ 渲染烘托(歌舞绝技)→ ④ 议论点睛(祸患根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咏史诗"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分析"绿珠"意象的双重象征意义(美丽与灾祸)。
1. 对比手法:以"数尺土"的荒芜与昔日"天下绝"的歌舞形成强烈反差
2. 历史隐喻:表面写绿珠之祸,实则批判石崇炫富招致灭门之灾
3. 语言凝练:末句"唯与"二字尖锐点明祸患根源,体现讽喻力度
此诗作于唐代,借咏西晋石崇与绿珠的悲剧典故,讽刺权贵奢靡招祸。
徐凝通过金谷园遗址的荒凉景象,暗喻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反映中唐社会对前朝兴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