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庭经》 作者:魏华存章节数量:40
    子部|道家类|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户而普传于世。
  • 《太玄经》 作者:扬雄章节数量:2
    子部|道家类|
    《太玄经》,汉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扬雄撰《太玄》,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为《太元经》。
  • 《抱朴子》 作者:葛洪章节数量:70
    子部|道家类|
    抱朴子,书名。晋葛洪撰。抱朴([bào pǔ])是一个道教术语。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朴子内外篇凡八卷,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要皆以黄老为宗,世以为道书之一 。
  • 《无量寿经》 作者:康僧铠章节数量:2
    子部|释家类|
    佛教经典。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
  • 《楞严经》 作者:般剌蜜帝大师章节数量:10
    子部|释家类|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唐般剌密谛译,10卷。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 《华严经》 作者:章节数量:46
    子部|释家类|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 《法华经》 作者:章节数量:28
    子部|释家类|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
  • 《艺文类聚》 作者:欧阳询章节数量:100
    子部|类书类|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 《龙城录》 作者:柳宗元章节数量:44
    子部|小说家类|
    《龙城录》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中国唐代传奇小说。《古今说部丛书》本。共二卷,四十三则。旧题柳宗元撰,但历来学者对此存疑。主要记述隋唐时期帝王官吏、文人士子、市井人物的轶闻奇事。部份内容影响后世小说创作。
  • 《朝野佥载》 作者:张鷟章节数量:6
    子部|小说家类|
    唐代笔记小说集。此书记载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唐张鷟撰。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

热门诗人

remenshiren

古诗词排行榜

shigepai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