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这愁恨何时才是尽头?雨滴落在空阶之上,寒夜的更声中雨停了,正是葬花的天气。三年漫长岁月,亡妻的魂魄在梦中也难以寻觅,这梦若长久,早该醒了。想来她在人间也觉得无味。不如在九泉之下,与尘世隔绝,冷冷清清,那是一片埋葬忧愁的地方。当年的海誓山盟,竟都被抛弃!倘若能在黄泉之下寄信,真想知道她这几年的苦乐,和谁相伴相依。我整夜辗转反侧,怎忍心再听那哀怨的琴音?想结下来生的知己缘分,又怕两人都命薄,再一次缘分浅薄,只能在残花败叶的风雨中度过。眼泪流尽,烧纸的灰也随风扬起。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她与纳兰性德婚后琴瑟和鸣,但不幸早逝。在卢氏忌日这天,纳兰性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思的词,以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痛。
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亡妻的思念和痛苦。上阕以景起笔,“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悲痛。“三载悠悠魂梦杳”表达了三年来对亡妻的思念,“是梦久应醒矣”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绝望。下阕词人想象在黄泉之下与亡妻通信,“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体现了他对亡妻的牵挂。“待结个,他生知己”表现出词人对来生再续前缘的渴望,但又担心“两人俱薄命,再缘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的情感。最后“清泪尽,纸灰起”以景结情,将词人的悲痛推向了高潮。
1.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其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多写爱情、友情、思乡等题材。
2. 《金缕曲》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名,许多词人都曾以此词牌创作过作品。
3.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如“葬花天气”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湘弦”象征哀怨的情感。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围绕着对亡妻的思念展开,通过回忆、想象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层层递进地表达出来。在艺术特色方面,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寒更”“葬花”“夜台”等,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同时,词人的语言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失去爱人的痛苦。此外,词中还表达了词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来生的期许,使整首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