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菊苑记 08.11.01戊子十月,微有清凉。
群雁难还,草衰叶黄。
略有秋蝉,高嘶呼嚷。
幸绽百菊,别具风光。
离园尚遥,即有清芬。
穿绕曲径,门户清晰。
赤柱镂雕,菊苑阴字。
朱门金锁,左右石狮。
古调隐作,若即若离。
犹似仙曲,神飞魂迷。
又如夏泉,静心镇气。
满目菊颜,色泽相异。
丹红似火,正黄如金。
嫩粉若绸,纯白胜雪。
豆蔻妙女,不及节华。
舞象玉子,稍逊风骚。
千丝万缕,繁而有秩。
参差不齐,杂而讲次。
他花杀尽,菊子竞开。
万处凋残,独放姿彩。
衣著素雅,远败牡丹。
柰子浓芳,岂可争攀?五柳陶潜,唯菊爱怜。
追其本因,究其根源。
高雅如兰,中正是竹。
坚韧为梅,淡泊应菊。
不染污合,不近喧嚣。
纵观天下,缄口莫嚎。
隆中诸葛,面呈菊貌。
心怀诸事,叙理有道。
今存余等,秉持作表。
流传千古,骨坚气傲。
再闻琴扬,甚感神爽。
花姿入目,瞠目眦望。
待至余晖,散撒金黄。
流念许久,方步辞廊。
2008年11月1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微微有了些清凉之意。成群的大雁难以归还,野草衰败,树叶枯黄。偶尔还能听到秋蝉高声嘶鸣叫嚷。所幸园子里绽放着上百株菊花,别有一番风光。离园子还很远,就能闻到清新的芬芳。沿着曲折的小路穿行,园门清晰可见。红色的柱子上雕刻着花纹,门额上有“菊苑”二字。朱红色的大门配着金色的锁,两旁有石狮子。隐隐约约传来古老的曲调,似有似无。犹如仙乐一般,让人神魂飘荡、痴迷沉醉。又像夏日的清泉,能让人静下心来、镇定心气。满眼都是菊花的容颜,色泽各不相同。大红色的像火,正黄色的如金子。嫩粉色的好似绸缎,雪白色的比雪还纯净。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比不上菊花的光彩;舞象之年的如玉少年,也稍逊菊花的风姿。菊花的花瓣千丝万缕,繁多却又井然有序。长短不齐,繁杂却又讲究层次。其他的花都凋谢殆尽,只有菊花竞相开放。处处都是凋零残败之景,唯有菊花独自绽放风采。菊花穿着素雅的衣裳,远远胜过那艳丽的牡丹。柰子花浓郁的芳香,怎么能和菊花相媲美呢?五柳先生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探寻其中的原因,追究其根源。菊花高雅如同兰花,中正如同竹子。坚韧如同梅花,淡泊应是它的品性。它不沾染污浊,不靠近喧嚣。纵观天下,它缄口不言,不肆意叫嚷。隆中诸葛亮,面容有着菊花般的神韵。心中装着天下事,论述道理头头是道。如今留下我们这些人,要以菊花为榜样。让这种精神流传千古,有着坚毅的骨气和高傲的气节。再次听到琴音悠扬,感觉神清气爽。菊花的姿态映入眼帘,让人看得目不转睛。等到夕阳的余晖,洒下一片金黄。留恋了许久,才缓缓迈着步子离开回廊。
从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来看,创作时间为秋季,作者在游览菊苑的过程中,被菊花的美丽和品性所打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作者可能是借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高雅、淡泊、坚韧等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也可能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以菊花自喻,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菊盛开的优美画卷,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的开篇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为菊花的登场做了铺垫。“幸绽百菊,别具风光”一句,笔锋一转,突出了菊花在万木凋零时的独特魅力。接着,作者从视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写了菊苑的景色,如“离园尚遥,即有清芬”“满目菊颜,色泽相异”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描写菊花的形态和色泽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丹红似火,正黄如金。嫩粉若绸,纯白胜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的美丽。诗中还将菊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如“他花杀尽,菊子竞开。万处凋残,独放姿彩”“衣著素雅,远败牡丹”,突出了菊花的坚韧和高洁。作者通过引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以及将诸葛亮的面容与菊花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菊花所代表的高雅、中正、坚韧、淡泊等品质。最后,作者表达了要以菊花为榜样,让这种精神流传千古的愿望,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1.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雅、坚韧、淡泊的象征,如陶渊明爱菊,以菊表达自己的隐逸情怀。
2.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舞象”指男子十五至二十岁。
3.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了解古代文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这首《菊苑记》以秋日的菊苑为背景,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独特品性。在讲解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诗歌的结构,它按照游览菊苑的顺序,先描绘了秋日的环境,引出菊花,然后详细描写菊苑的景色和菊花的特点,最后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志向。其次是诗歌的意象,菊花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它代表了高雅、坚韧、淡泊等美好品质。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作者传达了自己对这些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再者是诗歌的语言,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如“丹红似火,正黄如金。嫩粉若绸,纯白胜雪”,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菊花的绚丽多彩。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菊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了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