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黄景仁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春兴》
分享数:164
朝代: 清朝 | 作者:黄景仁 | 类型:写雨|写风|写花|桃花|

夜来风雨梦难成,是处溪头听卖饧。

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拼音
chūn xìng
[ [ qīng cháo ] ] huáng jǐng rén
lái fēng mèng nán chéng , , shì chù tóu tīng mài táng       
guài táo huā bàn líng luò , , jiāng cūn míng shì qīng míng
春兴注音
  • chūn
    xìng
  • [
    [
    qīng
    cháo
    ]
    ]
    huáng
    jǐng
    rén
  • lái
    fēng
    mèng
    nán
    chéng
    ,
    ,
    shì
    chù
    tóu
    tīng
    mài
    táng
  • guài
    táo
    huā
    bàn
    líng
    luò
    ,
    ,
    jiāng
    cūn
    míng
    shì
    qīng
    míng
春兴古诗译文

夜晚风雨交加,搅得人难以入眠。处处溪头都能听到卖糖粥的声音。怪不得桃花已经大半凋零了,原来江村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春兴古诗注解
  • 是处:到处。
  • :糖粥。
  • 怪底:怪不得。
春兴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四处漂泊的某个春天,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难以入眠,听到卖饧之声,看到桃花零落,联想到明日清明,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春兴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夜晚的风雨、卖饧声和凋零的桃花,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夜来风雨梦难成”,风雨不仅搅扰了诗人的梦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由桃花的凋零联想到清明的到来,进一步烘托出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漂泊中的孤独与哀愁。

春兴知识点

黄景仁是清朝中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凉之情。其诗风格俊逸清新,自成一家。这首《春兴》体现了他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基调,即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诗中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春兴讲解

从整首诗来看,开篇点明了时间是夜晚,且风雨交加,这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凄凉的基调。“梦难成”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烦闷。第二句“是处溪头听卖饧”,以听觉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但也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后两句“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诗人看到桃花凋零,心中疑惑,直到想到明日是清明,才恍然大悟。这两句不仅点明了时令,更蕴含了时光匆匆、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心境。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