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
分享数:133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雪|写风|

楚泽雪初霁,楚城春欲归。

清淮变寒色,远树含清晖。

原野已多思,风霜潜减威。

与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拼音
suì miǎo jiāng chǔ zhōu chéng tiān
[ [ táng cháo ] ] liú
chǔ xuě chū , , chǔ chéng chūn guī       
qīng huái biàn hán , , yuǎn shù hán qīng huī       
yuán duō , , fēng shuāng qián jiǎn wēi       
jun1 tóng yàn , , běi xiàng shuā máo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注音
  • suì
    miǎo
    jiāng
    chǔ
    zhōu
    chéng
    tiān
  • [
    [
    táng
    cháo
    ]
    ]
    liú
  • chǔ
    xuě
    chū
    ,
    ,
    chǔ
    chéng
    chūn
    guī
  • qīng
    huái
    biàn
    hán
    ,
    ,
    yuǎn
    shù
    hán
    qīng
    huī
  • yuán
    duō
    ,
    ,
    fēng
    shuāng
    qián
    jiǎn
    wēi
  • jun1
    tóng
    yàn
    ,
    ,
    běi
    xiàng
    shuā
    máo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古诗译文

楚地的湖泽雪刚刚停,楚城的春天即将归去。清澈的淮河变换成寒冷的颜色,远处的树木蕴含着清幽的光辉。原野已让人思绪万千,风霜也悄悄减弱了威力。我和你如同一起迁徙的大雁,向着北方整理羽毛准备启程。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古诗注解
  • 岁杪:年末,岁末。
  • 楚泽:楚地的湖泽。
  • :雨雪停止,天放晴。
  • 清淮:指淮河。
  • 清晖:清幽的光辉。
  • :悄悄地。
  • 刷毛衣:这里指大雁整理羽毛,准备飞行。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年末,刘禹锡即将从楚州出发,当时他可能与白居易同行或有相关行程安排,于是写下此诗呈给白居易,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和与友人同行的情感。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描绘了楚地雪后初晴、春天将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略带伤感的氛围。“清淮变寒色,远树含清晖”,通过对淮河和远处树木的描写,展现出冬日景色的清冷与静谧,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原野已多思,风霜潜减威”,既写出了诗人在原野上思绪万千,又表现出随着时间推移,寒冷的威力逐渐减弱,有了一丝生机的迹象。最后将自己和友人比作同飞的大雁,形象地表达了与友人同行的情谊和对未来行程的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知识点

1.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寓意深刻。

2. 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岁杪”是古代常用的表示年末的词汇,类似的还有“岁暮”“年终”等。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岁末即将从楚州出发时写给白居易的。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楚地冬日的景色,雪后初晴,淮河寒冷,远树含晖,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诗人在这样的景色中,思绪万千,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同行的情谊,将自己和友人比作同飞的大雁,体现了他们相互陪伴、共同前行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