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道州月叹》
分享数:147
朝代: 唐朝 | 作者:吕温 | 类型:写雪|写山|

别馆月,犁牛冰河金山雪。

道州月,霜树子规啼是血。

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

拼音
dào zhōu yuè tàn
[ [ táng cháo ] ] wēn
bié guǎn yuè , , niú bīng jīn shān xuě       
dào zhōu yuè , , shuāng shù guī shì xuè       
zhuàng xīn gǎn jiàn míng , , chén huǒ zài huī shū wèi miè
道州月叹注音
  • dào
    zhōu
    yuè
    tàn
  • [
    [
    táng
    cháo
    ]
    ]
    wēn
  • bié
    guǎn
    yuè
    ,
    ,
    niú
    bīng
    jīn
    shān
    xuě
  • dào
    zhōu
    yuè
    ,
    ,
    shuāng
    shù
    guī
    shì
    xuè
  • zhuàng
    xīn
    gǎn
    jiàn
    míng
    ,
    ,
    chén
    huǒ
    zài
    huī
    shū
    wèi
    miè
道州月叹古诗译文

在别的馆舍看到的月亮,伴随着耕牛、冰河以及那金山上的积雪。而道州的月亮下,经霜的树木中传来子规鸟啼叫,那叫声仿佛啼出了鲜血。我这壮志之心被此景所触动,孤剑仿佛也发出鸣响,心中的激情就像埋在灰烬中的炭火,远未熄灭。

道州月叹古诗注解
  • 别馆:客馆、行宫之类的地方。
  • 犁牛:耕牛。
  • 子规:杜鹃鸟,相传其啼声悲切,甚至能啼出血来。
  • 壮心:壮志,远大的志向。
  • 沉火:埋在灰烬中的炭火。
道州月叹创作背景

吕温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被贬到道州时所作。在道州这样偏远的地方,他看到与之前不同的景象,心中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油然而生,于是创作了此诗。

道州月叹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别馆月”和“道州月”所伴随的不同景象,营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犁牛冰河金山雪”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塞外景象,而“霜树子规啼是血”则描绘出道州的凄凉、悲切之景。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地域的差异,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后两句“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是全诗的核心。“壮心”点明诗人心中的壮志,“孤剑鸣”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情和不甘。“沉火在灰殊未灭”将诗人心中的壮志比作埋在灰烬中的炭火,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炽热未熄,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望。

道州月叹知识点

1. 吕温是唐朝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刚健明快,多表达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2. 子规鸟在古代诗歌中常作为悲愁、哀怨的象征,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 “沉火在灰殊未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诗人的壮志比作炭火,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道州月叹讲解

这首诗整体结构清晰,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通过对不同地域月亮下景象的描写,为抒情做铺垫。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要注意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要理解诗人运用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和不屈。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