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这位僧人在京城住了好几个夏天,如今却要独自踏上遥远的归程。他平日里修行着四分律,穿着象征持戒清净的七条衣。那漳州的溪边寺庙旁黄橙已然成熟,沙田中的紫芋也长得十分肥美。沿着九龙潭的那条路上,能够与他一同前往的人想必是寥寥无几。
吕温生活在唐朝,当时佛教盛行,文人与僧人之间交往频繁。此诗或许是吕温为一位在京城修行多年的僧人归乡而作。僧人在京城历经数载修行后,决定回归漳州,吕温有感于此,写下这首送别诗,表达对僧人的情谊和对其归乡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首联“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通过“几夏”和“今朝”的时间对比,“京城”和“远归”的地点对比,凸显出僧人归乡的急切和这份行程的不易。颔联“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描绘了僧人严谨的修行生活,展现出他的虔诚和持戒精严。颈联“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漳州的美好景象,黄橙、紫芋等意象充满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僧人归乡后将拥有宁静而丰饶的生活。尾联“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以景结情,九龙潭路上行人稀少,既表现出归乡之路的寂寥,也蕴含着对僧人独自前行的牵挂。
1. 四分律是佛教戒律,在中国佛教律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 七条衣是佛教僧尼的重要服饰之一,不同的衣制在佛教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合。
3. 唐代文人与僧人交往密切,诗歌中常常出现与佛教相关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这首诗整体围绕送僧归乡展开。从僧人在京城的修行生活,到对其归乡后漳州景象的想象,再到归乡之路的寂寥,诗人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句的意象入手,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例如,黄橙、紫芋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与富足。同时,我们还能通过这首诗了解到唐代佛教文化的一些特点,如佛教戒律、僧人的服饰等,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和文化。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