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送许处士》
分享数:116
朝代: 唐朝 | 作者:张籍 | 类型:写人|写云|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拼音
sòng chù shì
[ [ táng cháo ] ] zhāng
gāo qíng rén shū , , xiàng lán xuǎn       
huì dào bái yún zhǎng zuì , , néng chuāng xià xián shū
送许处士注音
  • sòng
    chù
    shì
  • [
    [
    táng
    cháo
    ]
    ]
    zhāng
  • gāo
    qíng
    rén
    shū
    ,
    ,
    xiàng
    lán
    xuǎn
  • huì
    dào
    bái
    yún
    zhǎng
    zuì
    ,
    ,
    néng
    chuāng
    xià
    xián
    shū
送许处士古诗译文

有着高尚情操的人自然与世俗之人疏远,独自前往蓝溪选择偏僻的地方居住。常常在白云缭绕之处饮酒沉醉,而不愿在窗下读那些无关紧要的闲书。

送许处士古诗注解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俗人:指世俗之人。
  • 蓝溪:水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 僻居:偏僻的住处。
  • 会到:常常到。
送许处士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朝,当时社会文化繁荣,但也存在着各种世俗的纷扰。许处士是一位追求高情逸致、远离尘世的人,张籍送他前往蓝溪僻居,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许处士高尚情操的赞赏和对他远离世俗生活的理解。

送许处士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许处士的描写,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高情逸致。首句“高情自与俗人疏”直接点明许处士高尚的情操使他与世俗之人不同,体现出他的超脱。“独向蓝溪选僻居”进一步描绘了他选择在蓝溪偏僻之地居住,远离尘世喧嚣,凸显了他的隐逸之志。后两句“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则生动地刻画了许处士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在白云缭绕之处沉醉其中,而对窗下读闲书这种看似闲适却可能带有世俗意味的行为并不感兴趣,更强调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许处士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送许处士知识点

处士,指古时候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在唐朝,处士文化较为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与处士交往的经历,处士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诗词中。此外,蓝溪在古代文学中也常被作为清幽、隐逸之地的象征。

送许处士讲解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许处士之作。诗人通过对许处士的刻画,表达了对他高尚情操和隐逸生活的赞美。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许处士的选择入手,他选择远离世俗,前往蓝溪僻居,这反映了他对自由、自然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对比也很明显,如“高情”与“俗人”的对比,“白云长取醉”与“窗下读闲书”的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许处士的独特之处。对于我们来说,这首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