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张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黑暗腐败。诗人在仕途中历经坎坷,目睹了世间的种种乱象和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累的情景。这首诗或许是他在某个时刻,对自己忙碌而又不得清闲的生活感到厌倦,偶然间与游僧交谈后,引发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首句“终日不离尘土间”,描绘出诗人整日深陷于尘世的忙碌与喧嚣之中,“尘土”既指现实生活中的尘埃,也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污浊,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若为能见此身闲”则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强烈渴望。
第二句“今朝暂共游僧语”,叙述了诗人在偶然的机会下与游僧交谈,“暂”字体现出这种与超脱世俗之人交流的机会难得。而“更恨趋时别旧山”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恨”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悔恨之情,悔恨自己为了迎合世俗而离开了曾经宁静的山林,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述和与游僧交谈后的感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1.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格通俗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2. 古诗中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如“尘土”象征世俗纷扰,“旧山”象征宁静自然的生活。
3. 反问句在诗歌中可以增强语气,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这首《闲游》是张籍表达内心感慨的作品。从内容上看,它围绕着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展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先描述了自己身处尘世的困境,然后通过与游僧的交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抒发。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人的情感入手,体会他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和追求。同时,注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此外,了解张籍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也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这首诗的价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