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晚春二首》
分享数: 144
朝代:唐朝 | 作者:韩愈 | 类型:|柳絮|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⑹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⑺撩乱走空园。

拼音
wǎn chūn èr shǒu
[ [ táng cháo ] ] hán
                          cǎo shù zhī chūn jiǔ guī bǎi bān hóng dòu fāng fēi              yáng huā jiá cái wéi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ēi             
             èr              shuí shōu chūn jiāng guī màn 绿 yāo hóng bàn cún              jiá zhī néng suí liǔ děng xián liáo luàn zǒu kōng yuán             
晚春二首注音
  • wǎn
    chūn
    èr
    shǒu
  • [
    [
    táng
    cháo
    ]
    ]
    hán
  •  
     
     
     
     
     
     
     
    cǎo
    shù
    zhī
    chūn
    jiǔ
    guī
    bǎi
    bān
    hóng
    dòu
    fāng
    fēi
     
     
     
     
    yáng
    huā
    jiá
    cái
    wéi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ēi
     
  •  
     
     
     
    èr
     
     
     
     
    shuí
    shōu
    chūn
    jiāng
    guī
    màn
    绿
    yāo
    hóng
    bàn
    cún
     
     
     
     
    jiá
    zhī
    néng
    suí
    liǔ
    děng
    xián
    liáo
    luàn
    zǒu
    kōng
    yuán
     
晚春二首注解

  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才思:才气和思致。《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⑹慢绿妖红:指红红绿绿绝丽的花草。
  ⑺等闲:寻常,随便。走:疾趋曰走。此处是说被风吹跑。

晚春二首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晚春二首赏析

  其一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其二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 古诗词学习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关注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