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修养》
分享数:131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叉 | 类型:写风|写人|写云|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 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 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

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拼音
xiū yǎng
[ [ táng cháo ] ] liú chā
sǔn shén zhōng tán kōng , , guī mìng tāi zhōng       
shén 西 dōng , ,        yān shōu yún sàn méng méng       
cháng lìng wēi wēi fēng , , mián mián duàn dào chōng       
shì rén féng féng , , huí cún xiǎng huí chū       
zhī zhī qiē wàng qiē , ,        jiào sǔn       
quàn jun1 xiū zhēn shí zhēn , , shì shàng dào rén duō rén , ,        jiào luàn shén       
néng jiān shēn , , xīn tián yǒu líng zhēn       
zāi yǒu qīn , , míng zhēn méi suí āi chén
修养注音
  • xiū
    yǎng
  • [
    [
    táng
    cháo
    ]
    ]
    liú
    chā
  • sǔn
    shén
    zhōng
    tán
    kōng
    ,
    ,
    guī
    mìng
    tāi
    zhōng
  • shén
    西
    dōng
    ,
    ,
     
    yān
    shōu
    yún
    sàn
    méng
    méng
  • cháng
    lìng
    wēi
    wēi
    fēng
    ,
    ,
    mián
    mián
    duàn
    dào
    chōng
  • shì
    rén
    féng
    féng
    ,
    ,
    huí
    cún
    xiǎng
    huí
    chū
  • zhī
    zhī
    qiē
    wàng
    qiē
    ,
    ,
     
    jiào
    sǔn
  • quàn
    jun1
    xiū
    zhēn
    shí
    zhēn
    ,
    ,
    shì
    shàng
    dào
    rén
    duō
    rén
    ,
    ,
     
    jiào
    luàn
    shén
  • néng
    jiān
    shēn
    ,
    ,
    xīn
    tián
    yǒu
    líng
    zhēn
  • zāi
    yǒu
    qīn
    ,
    ,
    míng
    zhēn
    méi
    suí
    āi
    chén
修养古诗译文

整日空谈虚空之理而损耗精神,没必要去追求那神秘的胎息之法。我的精神不受东西方向的束缚,如同烟消云散般空濛。要让身体像微风一样,连绵不断,自然能与道相通。世人有时能领悟到一点,有时又不能领悟,每次存想修道之法,却又很快偏离。只知道一味地期望获得一切,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地损耗。劝你真心修行并且认清真正的道,世上的道士很多都违背了道的真谛,那些披图设醮、诵读符箓的行为只会让人更加心神混乱。这样的方法怎么能坚固自身呢?其实人的心田自有珍贵的灵性之地。可惜人们拥有它却不亲近它,让真正的清明被尘埃埋没。

修养古诗注解
  • 虚空:指道家、佛家所讲的虚无空明的境界,这里指空谈这种境界而不务实。
  • 归命于胎中:可能指道家的胎息之法,一种类似胎儿在母体内呼吸的修炼方法。
  • 濛濛:形容空濛、迷茫的样子。
  • 存想: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指通过冥想、想象等方式来达到某种境界。
  • 披图醮录:披图,可能指翻阅道教的图籍;醮录,指设醮祈祷、诵读符箓等道教仪式。
  • 明真:指清明的真性。
修养创作背景

唐朝时期,道教和佛教都十分盛行,社会上有很多人热衷于修行和谈玄论道。刘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对当时一些人空谈修行、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现象有所不满。这首《修养》可能就是他针对这种社会风气而创作的,旨在提醒人们要真正理解和践行修行之道,而不是被一些外在的形式所迷惑。

修养古诗赏析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现实意义。诗的开篇就批判了那些整日空谈虚空之理、追求神秘修炼方法的人,认为他们这样做只会损耗精神。接着,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要让身体像微风一样自然、连绵,与道相通。诗人还对世人修行的不坚定和盲目追求进行了批评,指出他们只知道一味地期望获得,却不懂得珍惜自己内心的灵性。最后,诗人劝诫人们要真心修行,认清真正的道,不要被一些道士的虚假行为所误导。整首诗语言直白,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修养知识点

1. 刘叉是唐朝诗人,其诗风格豪放,多写个人的愤懑不平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 胎息之法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历史悠久,在古代一些道书中有详细记载。

3. 道教的醮仪是一种祈福禳灾的宗教仪式,在唐朝时期非常盛行。

修养讲解

这首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它提醒我们修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和空谈上,而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对道的真正领悟。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盲目追求宗教修行,却不理解其本质的问题。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对人们正确修行的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家的一些思想,如顺应自然、内心清明等。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这首诗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精神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虚假的东西所迷惑。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