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鸟是什么意思

鹖鸟的解释 鹖鸟怎么读

"鹖鸟"词语拼音:hé niǎo,注音:ㄏㄜˊ ㄋ一ㄠ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鶡鳥,首字母:H,缩写:hn

鹖鸟
词语 鹖鸟 繁体 鶡鳥
拼音 hé niǎo 注音 ㄏㄜˊ ㄋ一ㄠ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H 缩写 hn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鹖鸟】的含义

鹖(hè):古代一种传说中长颈的独角鸟。古人认为,鹖鸟善于辨认方向,它在树林里常常来回盘旋,并且发出鸣叫,能辨别出东方和西方。鹖鸟能以树为巢,可以栖息于林木之间。 “鹖”本是毛质坚硬、形状圆而尖锐的树木,后来引申成为指人或物的通称,比如“鹖弁”就是“鹖鸟”的专有名词。鹖鸟常用来比喻心志坚定的人,因为它们的鸣叫能辨别方向和时间。 “鹖鸟”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山海经》中的《逸周书·国语一卜辞》提到:周朝初年有位大夫名叫厉公,他养了一群毛羽如漆、形状像鸟的雌雄战士。一日,厉公听到一种声音传入其听觉器官,便急忙寻找羽毛、翅膀等来掩饰自己的身体,以防被捕。后来这群战士果然在树林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然而,在冬天接近尾声时,他们发现树上长出了许多鸟的蛋,于是便立即返回自己住的地方。厉公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也不再理会这些鸟的蛋了。 鹖鸟和鸟类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都有着“辩认方向”的能力,所以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信使。在现代汉语中,“鹖”一词则指一个人心志坚定、不畏困难的人,如成语“鞠躬尽瘁”。

鹖鸟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