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牒是什么意思
勾牒的解释 勾牒怎么读
"勾牒"词语拼音:gōu dié,注音:ㄍㄡ ㄉ一ㄝ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G,缩写:gd
勾牒
【勾牒】的含义
勾牒(shān dié),本义是用竹子和丝线将树根绑在一起的方法,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象征性的、贬义的成语。它通常用于比喻过分要求或苛刻;也指不切实际的要求或建议,经常用来表示对某人的要求或期待过高,甚至带有贬义。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故王之伐卫,勾践欲以计取之,使大夫相盟于晋阳,用事者曰:‘何以断吾君?’钩刺其棘。曰:‘君已无隙可乘也;欲与我结为兄弟也。’钩刺其实。曰:‘吾必杀此钩刺。’曰:‘此王欲得勾长。’”这段记载描述了古代中国将勾践比作“钩刺”,以形容勾践的野心,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这个成语用来指那些过分要求或苛刻、不切实际、甚至带有贬义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批评某些人或事物的要求或期待过高;也常用来形容某种方法或策略被误解了,导致效果不佳;比喻一种极端的、不合理的愿望或期望。
总的来说,“勾牒”这个成语是一种负面评价,常用来表达对某些人的过分要求,或者指那些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勾牒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