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府是什么意思
大晟府的解释 大晟府怎么读
"大晟府"词语拼音:dà shèng fǔ,注音:ㄉㄚˋ ㄕㄥˋ ㄈㄨ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D,缩写:dsf
大晟府
【大晟府】的含义
《新五代史》记载:西晋宗室太原王道友、卢琳等,于公元415年共同上表请求在洛阳设大晟府。据传,当时有“三才”神灵居住于此,“太祖以天帝之号,故曰大晟府”,也就是大晟府的创立者为晋武帝李冰。
大晟府由朝廷直接管辖,在洛阳建一宫,内供十种器物:钟、鼓、瑟、琴、棋、酒、箫、燕、筝。这里奏乐的乐器有:钟、鼓、锣、阮(指古琴)、笛、笙、管、筝。其中弦和笛为二胡,竹板由匠师制作。这些器物都是从汉代开始使用的。
晋武帝李冰在位期间,在大晟府内设置“三司”,即音乐、医药、宫室,他把太学的科举取士制度引入了大晟府,并以此作为考核的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也使国家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继续沿用李冰的“大晟”制,仍设立“三司”,成为明朝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职能与西晋、南朝的太学相同。
大晟府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