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这朵黄葵花莫要让俗人看见,它新染的鹅黄色还未干透。愿它随秋风直上云霄,紫阳宫的仙女正需它点缀头冠。
1. 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 唐代道教文化对诗歌意象的影响3. "鹅黄"在古典文学中的色彩象征4. 李涉"晚唐体"清丽含蓄的语言风格
诗人以"黄葵花"为媒介,完成从凡俗到仙界的审美飞跃。首句的"莫遣"制造神秘感,次句用未干的颜料比喻花朵的娇嫩新鲜,后两句通过"上天""宫女"的联想打破时空界限。这种由实入虚的写法,既体现唐人的想象力,又暗含诗人对自身际遇的超越性思考。
全诗运用三重递进手法:首句设禁示其珍稀,次句"鹅黄未干"突出鲜活灵动的生命质感,后两句突发奇想,将物象升华至仙境。拟人化的秋风与仙女意象,构成超现实的浪漫意境,体现唐代咏物诗"物我相融"的典型特征。
此诗作于李涉贬谪时期,借黄葵花自喻高洁。中唐时期道教盛行,"紫阳宫"等意象反映当时社会崇道风气,诗人通过咏物表达对脱俗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