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
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看。
知尔结根香实在,凤凰终拟下云端。
本诗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时空的双重构建 - "五月凝阴"写当下时令,"东南旧美"追述历史传承,空间上由座席到云端形成垂直张力
道教典故的化用 - 将普通竹景提升至灵物境界,结尾凤凰意象暗合刘禹锡"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反向表达
视听通感的运用 - "凝阴入寒"体感转温度,"粉开春箨"视觉转触觉,"香实"则触发嗅觉想象
值得注意的深层隐喻:竹节象征士大夫气节,"童儿戏马"暗示政治纷扰,"道士"喻指清流官员。尾联凤凰意象既是用典,也是诗人身处牛李党争中对清明政治的热切期盼。
全诗三层转进展现竹之神韵:首联"凌霜操"定调竹的品格,颔联"烟惹翠梢"勾画竹之形色美;颈联"童儿见""道士看"形成世俗与超然的对比;尾联"结根香实"揭示竹的内在价值,结句"凤凰下云端"以祥瑞意象升华主题。
诗人巧用道教典故将竹提升为通灵之物:"为龙"呼应张华《博物志》竹杖化龙传说,"凤凰"暗含《庄子》凤凰"非竹实不食"的记载。结尾预言式笔法,既赞美竹的非凡品性,也寄托着诗人对高尚人格终得重用的政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