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夜晚在秋山上吟诗,轻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月色清澈而带着寒意,桂花的香气飘落在人的衣襟上。
1. 施肩吾:中唐诗人,属"大历十才子"后辈,诗风清丽2. 桂花意象:在唐诗中常与秋景、隐逸相关联3. 五言古绝:本诗为四句二十字的古体绝句,不严格押韵4. 感官描写:诗中综合运用视觉(月色)、触觉(冷)、嗅觉(桂香)多维度描写
此诗教学可侧重三点:1. 意象分析:秋风、月色、桂香共同构建的秋夜意境2. 炼字技巧:"袅袅"的叠词运用,"落"字的动态传神3. 情感解读:表面写景,实则流露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之趣建议结合王维《山居秋暝》对比教学,体会唐代山水诗的共性特征。
全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秋山夜色的静谧之美。"袅袅秋风"与"桂香落衣"通过动态与嗅觉的描写,将无形的风与香气具象化,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后两句"月色清冷"与"桂香"形成感官对比,既突出秋夜的孤寂,又暗含人与自然交融的恬淡情趣,体现了唐代山水诗"以景传情"的典型风格。
此诗为唐代诗人施肩吾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中通过秋夜山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可能作于其隐居或游历期间,反映了唐代文人寄情山水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