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石头岸》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的开头,诗人行走在石头岸边,就点出了自己身处旅途,并且“身事两相违”,直接表达了人生境遇不如意的失落。接着,“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写出了随着行程渐远,故乡离自己越来越远,曾经熟悉的故人也难以在江上相见,这种远离故土、缺少知己的境况,让诗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再看后面两句,“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寒冷的江水声不断传来,傍晚的山色仿佛成了诗人唯一的依靠。这里的景色描写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寒冷的水声如同诗人内心的凄凉,而相依的山色则是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一种寄托。
最后,“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诗人心中的惆怅太多,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天空中又飞过几行乌鸦,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和伤感。乌鸦在古诗中常带有凄凉、衰败的意象,这里用乌鸦飞过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整首诗围绕诗人的羁旅生活展开,将思乡、孤独、失意等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境,是一首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