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春天已过去大半,剩下的时光勉强算作拥有。 此刻醉倒在残花旁,如同品尝冬酿的腊酒。 惆怅地望着送春的酒杯,殷勤地挥动扫花的帚。 谁能留住东流的时光?年年春色却总握不住手。
此诗需重点关注三个层次:表层写惜春,中层叹人生,深层忧国运。杜牧将“扫花”动作赋予仪式感,实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郑重告别。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腊酒”与“残花”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人借物抒怀的创作手法。尾联设问句式值得玩味,可联系李商隐“夕阳无限好”进行对比阅读。
全诗以“强为有”三字定调,通过“残花”“腊酒”等意象构建迟暮氛围。后两联动作描写极具画面感:“怅望”与“殷勤”形成情感张力,末句“年年长在手”以反语作结,深刻揭示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无力感。杜牧善用日常物象承载哲理,体现晚唐诗“以细见大”的特点。
此诗作于杜牧晚年,时值唐王朝衰微之际。诗人借暮春景象抒写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既有个人年华老去的感慨,亦暗含对盛世不再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