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南朝谢朓曾在此筑城,东吴最幽深的地方。 亡国如鸿雁飞逝,只留下寺庙藏在烟雾缭绕的山坞。 楼阁高飞九十尺,长廊环绕四百根柱子。 高低错落之间,松树和桂树随风摇曳。 青苔映照着朱红的楼阁,白鸟相对而语。 溪水声传入僧人的梦境,月光洒在粉白的墙壁上。 观赏这里的景色不分昼夜,凭栏远眺却能感受到古今变迁。 留我一杯酒,让我在前山欣赏春雨。
这首诗以宣州开元寺为切入点,通过对寺庙及其周围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诗中“南朝谢朓城”一句,点明了宣州的历史渊源,而“亡国去如鸿”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后几句通过对寺庙建筑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留恋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
这首诗以宣州开元寺为背景,通过对寺庙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美丽。诗中“亡国去如鸿”一句,以鸿雁飞逝比喻国家的灭亡,形象而深刻。后几句则通过对楼阁、长廊、松桂、青苔、白鸟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留恋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牧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是杜牧在宣州开元寺游览时所作。宣州是南朝谢朓的故乡,开元寺则是当地著名的古寺。杜牧在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对寺庙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诗中既有对南朝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展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