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唐朝〕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写雨
写风
写山
写水
写鸟
写人
写湖
写草
古诗译文
六朝的文物已被荒草覆盖,天空淡远,云朵悠闲,古今相同。
鸟儿飞来飞去在山色中,人们的欢歌和悲哭都融入水声。
深秋时节,雨水像帘幕一样笼罩千家,落日时分,楼台上传来笛声。
我感到惆怅,无法见到范蠡,只看到参差不齐的烟树在五湖东边。
展开
知识点
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范蠡是历史人物,代表功成身退的隐逸思想。
五湖在古诗中常指隐逸之地,源自范蠡的故事。
诗中的对仗和韵律体现了唐代律诗的特点,如颈联和颔联的严格对仗。
展开
古诗注解
六朝
: 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文物
: 指文化遗迹和物品,这里代表六朝的繁华和历史遗产。
人歌人哭
: 象征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代指人间百态。
范蠡
: 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五湖,成为隐逸的象征。
五湖
: 泛指太湖一带的湖泊,如太湖、洮湖、射湖等,常代指隐逸之地。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宣州开元寺水阁为背景,首联“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写六朝繁华已逝,只有荒草连天,而天空云彩古今相同,凸显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颔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通过鸟儿和山色、人声和水声的动静结合,描绘出人间百态融入自然景色的画面。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以深秋雨景和落日笛声,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尾联抒情铺垫。尾联“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隐士范蠡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惆怅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艺术手法高超,是杜牧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宣州开元寺水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联写景,以“六朝文物”起兴,对比古今,突出自然永恒而人事易逝;后两联抒情,通过深秋雨景和落日笛声,烘托出惆怅氛围。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如“鸟去鸟来”对“人歌人哭”,“深秋帘幕千家雨”对“落日楼台一笛风”,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牧诗歌的清新俊逸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任职宣州团练判官时所作。宣州即今安徽宣城,开元寺是当地名胜,杜牧游览此地,感怀古今兴衰和个人际遇,写下了这首诗。当时杜牧对官场有所失望,向往隐逸生活,诗中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自身惆怅之情。
展开
作者信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诗数量:
605
名句数量:
2165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华清宫
1.4万阅读
2
怅诗
1.2万阅读
3
怅诗
1.2万阅读
4
赤壁
1.2万阅读
5
题乌江亭
1.1万阅读
6
旅宿
1.1万阅读
7
秋日偶题
1.1万阅读
8
归家
1.1万阅读
9
早秋客舍
1.1万阅读
10
兰溪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