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世间万物皆有美丑之分,各自呈现不同的姿态。 唯独人类不同,区别在于学习与否。 学习不是浅尝辄止,而要深入根本。 孝顺友爱与诚实守信,切莫忘记这些教诲。 根基深厚扎实,枝叶自然繁茂。 望你们勿轻视此理,以期光耀我家门楣。
1. 比喻手法:全诗以"花-根""柯叶"为喻,形成完整意象系统 2. 对仗运用:"孝友与诚实"为并列结构,"学非探其花"与"要自拨其根"构成反对 3. 儒家思想:诗中体现"修身齐家"的儒家伦理观 4. 教育观念:反映唐代"养德重于授业"的教育理念
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在于: 1. 学习观:反对浮华学风,主张"治本"之学,与韩愈《师说》"传道授业解惑"一脉相承 2. 品德结构:"孝友"处理家庭关系,"诚实"对待社会交往,构建完整道德体系 3. 教育方法:通过自然比喻(树木生长)阐释抽象道理,符合"取譬引类"的传统教学方法 4. 历史价值:诗中反映的"学问-德行-门第"关系,是研究唐代士族教育的重要文本
全诗以对比开篇,突出人类"以学区分"的特性。中间四句构成精妙比喻:"探花"与"拨根"形成强烈反差,强调治学深度;"孝友诚实"四字浓缩儒家核心品德。后两句以树木生长为喻,揭示内在修养与外在成就的因果关系。尾联直抒期许,展现师长风范。语言质朴却含哲理,体现了杜牧晚年返璞归真的诗风。
此诗是杜牧写给弟子曹师等人的教诲诗,创作于晚年。杜牧一生重视教育,此诗体现了他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强调为学需务实根本,品德修养重于表面文章,反映了唐代士大夫注重家风传承的思想。